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2/2)
《他有一剑》作者:剑仙魏晋 2019-12-02 04:51
破了老祖宗的礼数,二是如果立贤不立长的话,大臣和皇子会钻空子,大臣们肯定会说自己支持的皇子贤,那样朝堂上一定会大乱的,其中暗箱操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说谁就是谁,实际如何太难考证。还有就是大臣所支持的皇子被当选的话,新皇子很可能会被大臣控制,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贤明在主观上是可以改变的,长子的身份客观上就存在的,立长不立贤是选择继承人最稳定的方法,只要是治理正常,从小培养他的治国理政的能力,长大后做一位合格的君主是没问题的。
上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们是了不起的皇帝军事家。但御驾亲征也有极大的风险,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末大乱。因此除非武将出身的皇帝,大多数皇帝都不轻易冒险。
唐高祖李渊是会带兵能打仗的,曾领兵击败母端儿农民起义,收编一万多人。隋末大乱时,李渊率军三万强渡黄河攻入长安,奠定了李唐近三百年的基业。但李渊称帝后再没有带过兵,三个儿子能力都很强,又有李靖、李这样的猛人挂帅,李渊自然不需要亲自出征了。
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不用多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私以为唐朝上层政变不断,也放松了对百姓的管制,唐朝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过得最舒服的时代。唐朝灭亡后百姓十分怀念,上一次百姓怀念前朝恐怕还是西汉。
隋文帝杨坚是一位较少带兵的开国皇帝,但同时又是一位铁血皇帝。他篡夺北周大权时大杀宇文氏诸王,派郧国公韦孝宽打败相州总管尉迟迥。建立隋朝后,隋文帝派杨广和韩擒虎灭陈,派大将杨素平定岭南,向北派兵击败突厥。隋朝不缺仗打,但隋文帝从不亲征,因为他夺权的过程中十分谨慎,后来也就从不冒险了。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缔造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他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为后世所沿用,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评价都很高。
唐高宗李治因为李世民和武则天强势,总是给人软弱的感觉,其实这是不对的,李治可是打造了大唐乃至汉人王朝最大的疆域。李治善于发现和重用军事人才,苏定方、刘仁轨、高侃、程务挺、黑齿常之等。李治在位期间平漠北、破高句丽、败倭国、灭西突厥等,李治也曾想御驾亲征,可惜老婆不愿意,武则天权力还不稳固,可不想病恹恹的李治出意外。
唐高宗在位期间缓和了贞观末年遗留的阶级矛盾,制订了影响深远的《唐律疏议》,打造了大唐最辽阔的疆域。但同时他也纵容了武则天,为大唐留下了隐患。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能力很强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兼并朝鲜、吞并百越、讨伐大宛、北击匈奴,奠定了传统汉地的基本范围。但汉武帝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对于带兵打仗这种粗活,还是卫青、霍去病更合适。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一直被指责穷兵黩武,前期卫霍打赢了就是攘夷拓土,后期李陵、李广利打输了就是穷兵黩武,这么说是不合适、不科学的。汉武帝期间文史、军事、经济等都得到了发展,丝绸之路也带回了丰富的食材,汉武盛世是毫无疑问的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灭六国、征百越、败匈奴,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在位时猛将云集,尉缭、王翦、蒙恬、赵佗等,实在是没必要御驾亲征,经历荆轲刺秦后,秦始皇是小心谨慎的,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怎么可能轻易涉险。
所谓“御驾亲征”,说的是天子亲自率兵去和敌人打仗。
天子为什么“喜欢”御驾亲征呢?刘邦的理由是:“朕观班中臣宰,多半而鬓发斑白,无人掌师。寡人御驾亲征,迎敌陈,除河东万姓之灾,免黎民涂炭之苦。”
也就是说,刘邦御驾亲征,是因为大臣们大多老得头发都白了,无人带兵打仗,他不得不亲自出马。
驻守马邑的韩王信因与匈奴作战败多胜少,并向匈奴求和,刘邦怀疑他与匈奴勾结,致书责备,韩王信担心刘邦要杀他,干脆真的与匈奴约定一起进攻汉朝,并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与匈奴狼狈为奸,会师南下,把太原郡占了。
韩王信谋反后,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他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平定叛乱,二是赶走匈奴人。第二年夏天,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怀着必胜的信念,浩浩荡荡开往前线。
汉军初战告捷,在今山西沁县小胜了一把。还等啥呢,乘胜追击吧。前哨探军刘敬说皇上千万追不得,那是敌人的诱兵之计,刘邦哪里肯听,带领先头部队一直追一直追,追到大同的平城,果然中了匈奴诱敌深入之计,刘邦和先头部队被冒顿单于四十万大军包围在白登
山。
七天七夜之后,粮草用尽,外无援兵,皇帝老儿眼看就要被包饺子,千钧一发之际,擅长阴谋诡计的谋士陈平死马当活马医,出了个贿赂单于老婆的“馊主意”,没想到枕头风一吹,单于居然将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放走了刘邦。
白登之围后,匈奴对汉朝长达近百年的欺负史开始了,逼得汉朝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用屈辱的“和亲”政策换来一点安宁,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
东吴孙权袭取荆州,把关羽杀了,惹怒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大哥刘备。
他忍了两年。两年后刘备称帝,决定兴兵伐吴,一为夺回荆州,二为关羽报仇。
至少在诸葛亮看来,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刘备不听诸葛亮和其他大臣的劝阻,不但要伐吴,还决定倾全国之力,誓与东吴鱼死网破。刚做皇帝三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亲率七十多万军队,进攻东吴,先头部队很快夺取了长江三峡峡口,攻入吴境,并顺利拿下秭归。
东吴大都督陆逊果断实行战略退却,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蜀军,并积极准备反攻,最后采用火攻,将刘备七百里连营烧了个精光,又集中兵力四处围攻,蜀军溃不成军,大部分死的死逃的逃,车、船等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刘备连夜突围逃到今湖北巴东东北,又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差点成了俘虏,若不是驿站人员焚烧溃兵丢弃的装备堵塞山道,刘备注定在劫难逃。
逃到位于奉节的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次年四月病死在白帝城。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夷陵之败”。
夷陵之败后,新生的蜀汉政权到沉重打击,多名大将阵亡,损失士兵、物资无数,蜀国元气大伤。刘备死后,国内又叛乱四起,诸葛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花了五年工夫,才平定了那些叛乱,使国力恢复到勉强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苻坚是五胡十九国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前秦帝国在他治理下,走上轨道。他任用汉族一位平民出身的王猛当宰相,是他最大的成功。
管仲临死时向姜小白所作的建议,姜小白大大的不以为然。王猛临死时向苻坚所作的建议,苻坚也大大的不以为然。
王猛警告苻坚说:“国家的死敌不是晋帝国,而是杂处在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他们的首领又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有些更掌握兵权。我们最大的隐忧在此,必须早日纠正。”临终时再强调这个警告:“严防鲜卑,严防羌。”
但苻坚是一个胸襟开阔,从不猜忌人的人。这种高贵的情操必然产生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诚心待人,对方一定诚心待我。所以他对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将相,从不杀戮。甚至如鲜卑亲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长姚苌,反而引为知己,宠爱有加,授给他们高等官爵和很大权柄。
苻坚统一北中国后,下一个目标是统一全中国这是任何分裂时代,每一位英雄豪杰都具有的愿望。383年,苻坚南征,命他的弟弟苻融率领步骑联合部队25万,担任先锋。
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指晋帝国边境重镇寿阳。
消息传到建康,像大地震一样,东晋帝国大小官员一个个面无人色,宰相谢安更目瞪口呆,赖以抗敌救亡的大将谢石和先锋谢玄,总共只有兵力五万人。派遣紧急赴援寿阳的将领胡彬,也只有水军五千人。用这一小撮胆颤心惊的部队去抵御一百万能征惯战的强敌,其结果比鸡蛋去碰石头,还要明显。
人心惶恐,不可终日。谢安不是靠才干而是靠门第取得高位的,谢石是谢安的弟弟,谢玄是谢安的侄儿,政府大权,久在谢姓家族之手,皇帝司马昌明不过是个木偶。谢玄向谢安请示军机,谢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茫然说:“另外有命令。”
偏偏这个传令兵又被前秦兵团的巡逻队擒获,晋军虚实,完全暴露,可以说一切不幸都落到摇摇欲坠的东晋帝国头上。前秦兵团先锋司令苻融看了胡彬的告急文件,向苻坚报告说:“晋军既弱又少,一击即破。我们必须迅速行动,才能一举把它的主力摧毁,免得逃脱。”
谢石决定照朱序的话孤注一掷,向淝水挺进。前秦兵团在淝水北岸构筑工事,谢石派人告诉苻融:“你们领兵深入,当然为了求战,现在隔河相峙,好像作长久打算,岂不有失初意。请向后稍退,让我们渡河。”
强敌当前,弱小的一方竟敢渡河,只有天绝其魄的人才选择此一死法。苻坚告诉苻融说:“等他半渡,我们用铁骑冲击,使他无一人生还。”于是,答应谢石的请求,下令退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苻坚这个退却命令,是他直接向全军颁发的,所以全军同时行动,乱哄哄地变成排山倒海般狂奔,以致失去控制。谢石乘着敌人汹涌后退之际,毫无困难的渡过淝水,闪电般展开攻击。
苻融亲自出马,绕着大军边沿掠阵,企图阻止他的军队后退,可是坐骑忽然栽倒,竟被乱兵践踏而死。朱序乘机在后高呼:“秦兵大败了!”
前秦兵团本来是主动撤退的,到此竟一溃而不可收拾,互相夺路,向北逃命。苻坚随着乱军逃走,几乎被流箭射死。
实际上,许多皇帝御驾亲征,并非无人带兵,而非要天子亲自出马不可,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就不是这种情况,他的身边,可是战将如云,李世绩、李道宗、薛万澈、程名振等等,个个都是有勇有谋的优秀分子,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李世 民对他们也并非不放心,而他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因为他觉得,亲自出马胜算更大。
其他“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大概都是这么想的。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不少天子御驾亲征,不 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还输得一塌糊涂,有的甚至把命都丢了,比如刘备,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去打东吴,不但间接地丢了命,还导致国力大损,从此在下坡路上狂奔,把国家都害了。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总结说,皇帝御驾亲征,免不了要对下面的将领进行干预,甚至大包大揽,让将领们一切唯上,不敢作主,放不开手脚,打仗自然没有效率。
没有效率还是轻的,更严重的后果,正在等着他们呢。所以还是老子说得好,“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曾几何时,大唐是一个需要向周边和亲的国家,那时候国力羸弱。在古代有一种方式,既能减少将士流血牺牲,又能减少战乱,还能稳定两国关系,那就是和亲。皇帝将自己嫡亲的公主,送去番邦和亲。
也曾有大臣在番邦和亲时向皇上提议,这是对皇族的蔑视,对皇权的挑战。可皇帝皇子公主众多,可能有的公主一辈子都不被皇上重视。所以和亲这种方式没有理由被皇上拒绝,因为这比打仗可要简单得多。
但公主毕竟是金贵之身,这么做有损天朝威严,所以就从唐朝开始兴起,选择一些宗室之女,或大臣之女,亦或是宫中宫女,加封公主封号,被送去和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宗室之女,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请求联姻后,文成公主在远嫁番邦后,吐蕃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文成公主为弘扬藏族文化也作出不少贡献。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被送去和亲的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本出生于长江三峡附近的一户普通人家,因皇帝广招美女扩充后宫,而被选入宫,但在进宫后久未受皇上青睐,遂一直郁郁寡欢。
但就在呼韩邪来朝之时,汉元帝召五女欲赐予呼韩邪,谁知王昭君也在此列,并被呼韩邪一眼相中,此时的汉元帝肠子都悔青了,但话已出口,不好反悔,只能答应将王昭君远嫁匈奴。
王昭君在嫁给呼韩邪后两人恩爱有加,并育有一子,但只可惜,呼韩邪命不长,婚后三年就死了。随后王昭君又依匈奴礼俗,嫁给新一任单于,两人依旧过着恩爱的日子。
中原地区的汉族总会和边境的少数民族产生摩擦,边境的异族政权总会想方设法抢夺中原人民的资源。强硬的统治阶层会直接攻打和反击他们,而追求和平的皇帝则会把自家皇族的公主远嫁到边疆,以求一时的安宁。那为什么总是汉族的公主远嫁,而不是异族的公主嫁到中原来呢。
第一个把公主送到边疆的朝代是汉朝。当时汉高祖带领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但是他派出去搜集情报的人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假的,情报上说匈奴的战斗力奇差,所以汉高祖自信满满地带着剩余的士兵继续进攻,最后被敌军团团包围。
因为这一仗他们打了平手,所以匈奴觉得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于是更加频繁地入侵边境,让百姓们受到无穷无尽的困扰。
汉高祖向大臣们征求打败匈奴的方法,有一个大臣就说:“他们的武力比较强,我们是没有办法以暴制暴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婚姻上面做文章,以联姻的方法稳住他们”汉高祖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于是赶紧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这时候汉高祖的大女儿已经进入适婚年龄,所以他想着先把自己的大女儿嫁过去以示追求和平的决心。这样一来,两地的统治阶层就有亲戚的关系,匈奴的大汗也就成了皇帝的女婿,如果公主能顺利生下儿子,那么匈奴的下一任王就是皇帝的外孙了。
贤明在主观上是可以改变的,长子的身份客观上就存在的,立长不立贤是选择继承人最稳定的方法,只要是治理正常,从小培养他的治国理政的能力,长大后做一位合格的君主是没问题的。
上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们是了不起的皇帝军事家。但御驾亲征也有极大的风险,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末大乱。因此除非武将出身的皇帝,大多数皇帝都不轻易冒险。
唐高祖李渊是会带兵能打仗的,曾领兵击败母端儿农民起义,收编一万多人。隋末大乱时,李渊率军三万强渡黄河攻入长安,奠定了李唐近三百年的基业。但李渊称帝后再没有带过兵,三个儿子能力都很强,又有李靖、李这样的猛人挂帅,李渊自然不需要亲自出征了。
李渊建立的大唐王朝不用多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私以为唐朝上层政变不断,也放松了对百姓的管制,唐朝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过得最舒服的时代。唐朝灭亡后百姓十分怀念,上一次百姓怀念前朝恐怕还是西汉。
隋文帝杨坚是一位较少带兵的开国皇帝,但同时又是一位铁血皇帝。他篡夺北周大权时大杀宇文氏诸王,派郧国公韦孝宽打败相州总管尉迟迥。建立隋朝后,隋文帝派杨广和韩擒虎灭陈,派大将杨素平定岭南,向北派兵击败突厥。隋朝不缺仗打,但隋文帝从不亲征,因为他夺权的过程中十分谨慎,后来也就从不冒险了。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励精图治,缔造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他开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为后世所沿用,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评价都很高。
唐高宗李治因为李世民和武则天强势,总是给人软弱的感觉,其实这是不对的,李治可是打造了大唐乃至汉人王朝最大的疆域。李治善于发现和重用军事人才,苏定方、刘仁轨、高侃、程务挺、黑齿常之等。李治在位期间平漠北、破高句丽、败倭国、灭西突厥等,李治也曾想御驾亲征,可惜老婆不愿意,武则天权力还不稳固,可不想病恹恹的李治出意外。
唐高宗在位期间缓和了贞观末年遗留的阶级矛盾,制订了影响深远的《唐律疏议》,打造了大唐最辽阔的疆域。但同时他也纵容了武则天,为大唐留下了隐患。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能力很强的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兼并朝鲜、吞并百越、讨伐大宛、北击匈奴,奠定了传统汉地的基本范围。但汉武帝是一位政治家和战略家,对于带兵打仗这种粗活,还是卫青、霍去病更合适。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一直被指责穷兵黩武,前期卫霍打赢了就是攘夷拓土,后期李陵、李广利打输了就是穷兵黩武,这么说是不合适、不科学的。汉武帝期间文史、军事、经济等都得到了发展,丝绸之路也带回了丰富的食材,汉武盛世是毫无疑问的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灭六国、征百越、败匈奴,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在位时猛将云集,尉缭、王翦、蒙恬、赵佗等,实在是没必要御驾亲征,经历荆轲刺秦后,秦始皇是小心谨慎的,打仗这么危险的事怎么可能轻易涉险。
所谓“御驾亲征”,说的是天子亲自率兵去和敌人打仗。
天子为什么“喜欢”御驾亲征呢?刘邦的理由是:“朕观班中臣宰,多半而鬓发斑白,无人掌师。寡人御驾亲征,迎敌陈,除河东万姓之灾,免黎民涂炭之苦。”
也就是说,刘邦御驾亲征,是因为大臣们大多老得头发都白了,无人带兵打仗,他不得不亲自出马。
驻守马邑的韩王信因与匈奴作战败多胜少,并向匈奴求和,刘邦怀疑他与匈奴勾结,致书责备,韩王信担心刘邦要杀他,干脆真的与匈奴约定一起进攻汉朝,并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与匈奴狼狈为奸,会师南下,把太原郡占了。
韩王信谋反后,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他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平定叛乱,二是赶走匈奴人。第二年夏天,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怀着必胜的信念,浩浩荡荡开往前线。
汉军初战告捷,在今山西沁县小胜了一把。还等啥呢,乘胜追击吧。前哨探军刘敬说皇上千万追不得,那是敌人的诱兵之计,刘邦哪里肯听,带领先头部队一直追一直追,追到大同的平城,果然中了匈奴诱敌深入之计,刘邦和先头部队被冒顿单于四十万大军包围在白登
山。
七天七夜之后,粮草用尽,外无援兵,皇帝老儿眼看就要被包饺子,千钧一发之际,擅长阴谋诡计的谋士陈平死马当活马医,出了个贿赂单于老婆的“馊主意”,没想到枕头风一吹,单于居然将包围圈打开一个缺口,放走了刘邦。
白登之围后,匈奴对汉朝长达近百年的欺负史开始了,逼得汉朝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用屈辱的“和亲”政策换来一点安宁,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
东吴孙权袭取荆州,把关羽杀了,惹怒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大哥刘备。
他忍了两年。两年后刘备称帝,决定兴兵伐吴,一为夺回荆州,二为关羽报仇。
至少在诸葛亮看来,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刘备不听诸葛亮和其他大臣的劝阻,不但要伐吴,还决定倾全国之力,誓与东吴鱼死网破。刚做皇帝三个月,他就迫不及待地亲率七十多万军队,进攻东吴,先头部队很快夺取了长江三峡峡口,攻入吴境,并顺利拿下秭归。
东吴大都督陆逊果断实行战略退却,完全退出高山峻岭地带,把兵力难以展开的数百里长的山地留给蜀军,并积极准备反攻,最后采用火攻,将刘备七百里连营烧了个精光,又集中兵力四处围攻,蜀军溃不成军,大部分死的死逃的逃,车、船等军用物资损失殆尽,刘备连夜突围逃到今湖北巴东东北,又被吴将孙桓部追逼,差点成了俘虏,若不是驿站人员焚烧溃兵丢弃的装备堵塞山道,刘备注定在劫难逃。
逃到位于奉节的白帝城后,刘备一病不起,次年四月病死在白帝城。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夷陵之败”。
夷陵之败后,新生的蜀汉政权到沉重打击,多名大将阵亡,损失士兵、物资无数,蜀国元气大伤。刘备死后,国内又叛乱四起,诸葛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花了五年工夫,才平定了那些叛乱,使国力恢复到勉强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苻坚是五胡十九国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前秦帝国在他治理下,走上轨道。他任用汉族一位平民出身的王猛当宰相,是他最大的成功。
管仲临死时向姜小白所作的建议,姜小白大大的不以为然。王猛临死时向苻坚所作的建议,苻坚也大大的不以为然。
王猛警告苻坚说:“国家的死敌不是晋帝国,而是杂处在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他们的首领又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有些更掌握兵权。我们最大的隐忧在此,必须早日纠正。”临终时再强调这个警告:“严防鲜卑,严防羌。”
但苻坚是一个胸襟开阔,从不猜忌人的人。这种高贵的情操必然产生一种观念,认为只要诚心待人,对方一定诚心待我。所以他对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将相,从不杀戮。甚至如鲜卑亲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长姚苌,反而引为知己,宠爱有加,授给他们高等官爵和很大权柄。
苻坚统一北中国后,下一个目标是统一全中国这是任何分裂时代,每一位英雄豪杰都具有的愿望。383年,苻坚南征,命他的弟弟苻融率领步骑联合部队25万,担任先锋。
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指晋帝国边境重镇寿阳。
消息传到建康,像大地震一样,东晋帝国大小官员一个个面无人色,宰相谢安更目瞪口呆,赖以抗敌救亡的大将谢石和先锋谢玄,总共只有兵力五万人。派遣紧急赴援寿阳的将领胡彬,也只有水军五千人。用这一小撮胆颤心惊的部队去抵御一百万能征惯战的强敌,其结果比鸡蛋去碰石头,还要明显。
人心惶恐,不可终日。谢安不是靠才干而是靠门第取得高位的,谢石是谢安的弟弟,谢玄是谢安的侄儿,政府大权,久在谢姓家族之手,皇帝司马昌明不过是个木偶。谢玄向谢安请示军机,谢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只茫然说:“另外有命令。”
偏偏这个传令兵又被前秦兵团的巡逻队擒获,晋军虚实,完全暴露,可以说一切不幸都落到摇摇欲坠的东晋帝国头上。前秦兵团先锋司令苻融看了胡彬的告急文件,向苻坚报告说:“晋军既弱又少,一击即破。我们必须迅速行动,才能一举把它的主力摧毁,免得逃脱。”
谢石决定照朱序的话孤注一掷,向淝水挺进。前秦兵团在淝水北岸构筑工事,谢石派人告诉苻融:“你们领兵深入,当然为了求战,现在隔河相峙,好像作长久打算,岂不有失初意。请向后稍退,让我们渡河。”
强敌当前,弱小的一方竟敢渡河,只有天绝其魄的人才选择此一死法。苻坚告诉苻融说:“等他半渡,我们用铁骑冲击,使他无一人生还。”于是,答应谢石的请求,下令退去。
我们有理由相信,苻坚这个退却命令,是他直接向全军颁发的,所以全军同时行动,乱哄哄地变成排山倒海般狂奔,以致失去控制。谢石乘着敌人汹涌后退之际,毫无困难的渡过淝水,闪电般展开攻击。
苻融亲自出马,绕着大军边沿掠阵,企图阻止他的军队后退,可是坐骑忽然栽倒,竟被乱兵践踏而死。朱序乘机在后高呼:“秦兵大败了!”
前秦兵团本来是主动撤退的,到此竟一溃而不可收拾,互相夺路,向北逃命。苻坚随着乱军逃走,几乎被流箭射死。
实际上,许多皇帝御驾亲征,并非无人带兵,而非要天子亲自出马不可,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就不是这种情况,他的身边,可是战将如云,李世绩、李道宗、薛万澈、程名振等等,个个都是有勇有谋的优秀分子,人人都能独当一面,李世 民对他们也并非不放心,而他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因为他觉得,亲自出马胜算更大。
其他“喜欢”御驾亲征的皇帝,大概都是这么想的。然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不少天子御驾亲征,不 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还输得一塌糊涂,有的甚至把命都丢了,比如刘备,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去打东吴,不但间接地丢了命,还导致国力大损,从此在下坡路上狂奔,把国家都害了。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总结说,皇帝御驾亲征,免不了要对下面的将领进行干预,甚至大包大揽,让将领们一切唯上,不敢作主,放不开手脚,打仗自然没有效率。
没有效率还是轻的,更严重的后果,正在等着他们呢。所以还是老子说得好,“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
曾几何时,大唐是一个需要向周边和亲的国家,那时候国力羸弱。在古代有一种方式,既能减少将士流血牺牲,又能减少战乱,还能稳定两国关系,那就是和亲。皇帝将自己嫡亲的公主,送去番邦和亲。
也曾有大臣在番邦和亲时向皇上提议,这是对皇族的蔑视,对皇权的挑战。可皇帝皇子公主众多,可能有的公主一辈子都不被皇上重视。所以和亲这种方式没有理由被皇上拒绝,因为这比打仗可要简单得多。
但公主毕竟是金贵之身,这么做有损天朝威严,所以就从唐朝开始兴起,选择一些宗室之女,或大臣之女,亦或是宫中宫女,加封公主封号,被送去和亲。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宗室之女,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请求联姻后,文成公主在远嫁番邦后,吐蕃积极学习汉族文化,文成公主为弘扬藏族文化也作出不少贡献。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被送去和亲的还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她本出生于长江三峡附近的一户普通人家,因皇帝广招美女扩充后宫,而被选入宫,但在进宫后久未受皇上青睐,遂一直郁郁寡欢。
但就在呼韩邪来朝之时,汉元帝召五女欲赐予呼韩邪,谁知王昭君也在此列,并被呼韩邪一眼相中,此时的汉元帝肠子都悔青了,但话已出口,不好反悔,只能答应将王昭君远嫁匈奴。
王昭君在嫁给呼韩邪后两人恩爱有加,并育有一子,但只可惜,呼韩邪命不长,婚后三年就死了。随后王昭君又依匈奴礼俗,嫁给新一任单于,两人依旧过着恩爱的日子。
中原地区的汉族总会和边境的少数民族产生摩擦,边境的异族政权总会想方设法抢夺中原人民的资源。强硬的统治阶层会直接攻打和反击他们,而追求和平的皇帝则会把自家皇族的公主远嫁到边疆,以求一时的安宁。那为什么总是汉族的公主远嫁,而不是异族的公主嫁到中原来呢。
第一个把公主送到边疆的朝代是汉朝。当时汉高祖带领了几十万大军去攻打匈奴,但是他派出去搜集情报的人带回来的情报都是假的,情报上说匈奴的战斗力奇差,所以汉高祖自信满满地带着剩余的士兵继续进攻,最后被敌军团团包围。
因为这一仗他们打了平手,所以匈奴觉得大汉皇朝也不过如此,于是更加频繁地入侵边境,让百姓们受到无穷无尽的困扰。
汉高祖向大臣们征求打败匈奴的方法,有一个大臣就说:“他们的武力比较强,我们是没有办法以暴制暴的,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婚姻上面做文章,以联姻的方法稳住他们”汉高祖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于是赶紧把这件事提上日程。
这时候汉高祖的大女儿已经进入适婚年龄,所以他想着先把自己的大女儿嫁过去以示追求和平的决心。这样一来,两地的统治阶层就有亲戚的关系,匈奴的大汗也就成了皇帝的女婿,如果公主能顺利生下儿子,那么匈奴的下一任王就是皇帝的外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