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修道(2/2)
《他有一剑》作者:剑仙魏晋 2019-12-02 04:51
外丹者日少。
到今日徒闻有外丹之名,而鲜有知外丹之旨者。
后人将内外丹法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即天元神丹,后有人因神丹服食鲜有成功者,遂改称清净丹法为天元丹法、地元灵丹、人元金丹三元丹法。
最早的天元神丹和地元灵丹,都是指外丹术。天元神丹,人得而服之立跻仙阶,甚至说“鸡犬服之,立能飞升”。这种方法从真人之后后,已经很难得闻。地元灵丹又分为黄白点金术与既能点金又能进一步上接于天元神丹者两种。
点金术,陈撄宁先生曾在二十世纪做过实验,确证有其事;后者今日亦或濒于失传。人元金丹,即指内丹术而言,是今日修炼者所共遵从的修炼方法,其也有清静工夫与阴阳工夫之不同。
清静法决多指北派的修炼方法;阴阳功夫多指南派修炼方法。内丹术因修炼者的地域及下手方法等不同,衍生出了很多流派。如以人而分者,有少阳派、钟吕派、三丰派、希夷派等;有以地而分者,如王重阳之北派、张紫阳之南派、陆潜虚之东派、李涵虚之西派。
而各派中又分出不同的流派,有以法而分者,如李道纯著《中和集》倡导“守中”之道,被后世称为中派。
闵小艮南北二宗各有偏执遂调和其间而被称为“清静阴阳调和派”。后人以闽氏于金盖山修炼,亦称此派为“金盖山派”。
黄元吉承陈抟、邵康节之法脉而提倡不同于南北二宗的修炼法门,被称为“非南非北派”。如此种种,方法众多,流派纷呈,故有“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根苗”之说。
以上皆指正统丹法而言。此外,尚有诸般旁门小术与外道伪法,他们也打着丹道正法的牌子广收门徒,故亦有“三千六百旁门,七十二种外道”之说。
古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仙道法门,其本初并无二致,由于人类的体质不同,禀赋各异,从古至今数千年来,由于种种不同,同样一种法门,而在不同的修炼者身上,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又因为师者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故受传者便有不同的传授。而受传者的资质、智慧、志向,又决定了方法之优劣与成就之高下。
当一种方法形成以后,自然就会有其追随者,而持不同意见者也会随之而来。既有追随者又有反对者,自然也就有了调和者,从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对最初的传授者来讲,法本无二,如紫阳翁云“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又云“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干家交感宫”。至于旁门左道,尚不在此例。
“法”之一字引申开来,又可理解为跟仙道有关的各种条件与方法。
“地”者,即指修炼的场所而言。
陈撄宁先生《仙学必成》曰:“选择适宜于修炼的场所,须要近山林,远城市,有终年不断的泉水,有四季长青的树木。东南方形势开展,可以多得阳光;西北方峰峦屏立,可以遮蔽冬季寒冷之风。”
地方民俗要纯良,购买用品要便利。又要植物茂盛,最好有松柏等类树木,树木皆要成林,稀疏几株,无济于事。东南各省无论农村或山林,多产蜈蚣蛇虫等物,常常爬到人家床上来。
所以房间要干净,门窗要严密,厨房更要十分留意,防饮食之中有毒气侵入。屋内陈设务求简单,若非日用必需品,不宜放在屋内。静室中,光线要充足,空气要流通,以防微菌滋生。惟正当做工夫的时候,光线不宜过亮,过亮则心神难得安定。
室内不宜吹风,有风容易受感冒。
在《仙学必成》一书中,陈撄宁先生又根据修炼层次的不同,将仙道修炼所适宜的环境分为三步:初步工夫,要在生气旺盛的地方,须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植物繁多,田园肥沃,农产充足,食用无忧,土气厚浓,翕收便利,以便藉助于外界无限量之生气,以培补自身生气之不足。
二步工夫,要在灵气凝结的地方,须得洞天福地,泉水清奇,叠嶂回峦,烟云舒卷,藏风聚气,门户幽深,松径茅庵,离尘绝俗,此地修炼神通,易于成就。
三步工夫,乃是出阳神以后之事,要在杀气偏胜的地方,须得千丈高峰,悬崖峭壁,下临无地,上可接天,草木不生,冰雪满布,人迹罕至,蛇虎潜踪。三步工夫的境界不同,所需要的环境也各有不同,未可以地而竟其全功。
亦有用五行之说来谈“地”字者,此并非一般意义上之五行。所谓山中五行,其木者,指树木而言,山中树木要多,特别是乔木要多,这样空气清新,有利于身体。金者,谓山体要活,能生长,这样,地下之水可以循山脉熏蒸而上,
然后再流下来,供人饮用。
陈撄宁先生《黄庭经讲义》云,“水性本就下,而泉水能至山顶者,地下水气循地脉透石而上蒸也,以地中含蓄之热力使然”,即此之谓也。水者,指四季要有长流之泉水。
火者,指早上起来就能看到初升的太阳。土者,指土地须肥沃,有营养,扔下种子就能长出庄稼。水土主要为生存,木火金主要是指环境。然此种地方,只宜于做陈撄宁先生所说的初步工夫,至于后面的工夫,似不相宜,尚须另觅。
财侣法地,黄元吉又将其分为“内财侣法地”与“外财侣法地”。
外财侣法地,一般则认为是修炼方法及维持用功时所有的费用,以及修道之道侣和修炼之场所,故黄氏只云“外之法财侣地,诸子谅已知之,吾不再赘”。
而其所谓“内财侣法地”者,则曰:“修行人知生死之关,明真假之故,欲穷生身受气之初那一点虚无之阳,必先向色身中调和坎离水火,迨后天水火既调,然后坎中一阳自下而上,离中一阴自上而下,上下相会于虚危穴中,烹之炼之,而先天一气来归,玄牝之门兆象矣。
此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即内财也,日夜神火温养,不许一丝渗漏,即积内财也;能向自家身心寻出一个妙窍,即内法也;前言本来人,即内伴侣也;虚危一穴,即内地也。欲炼神丹,四者岂可不备乎?”
居家养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
早上起床之后,打一套太极拳,舒展筋骨,活络气血。中午可以适当的午休。晚饭尽量少吃,尤其是老年人。晚上最好是在十一点之前休息,临睡之前,可以适当的静坐养神,这样有利解除天的疲劳,提升睡眠质量。逢初一、十五,最好吃斋。如果能够吃素,也很有利于养生与积福。
居家信士在家里也可以虔诚供奉神明,如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玄天上帝、老祖天师、妈祖、吕洞宾仙师、关公、土地公等。
居家信士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像出家修道人那样,有系统的修行。那么要如何去做呢?
可以持诵祖师经典;如《道德经》、《清静经》、《玄门早晚功课》等;持念天尊圣号;如“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
持诵祖师经典、持念天尊圣号,可以获得祖师的护持,积累福德。和家人相处,一定要和睦慈爱,清静真一,共同修行,缔造幸福。
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的时候,可以选择时间去道观里朝礼圣真。朝礼之前的晚上,要斋戒沐浴,清洁身心,持斋吃素。入观之前,要注意着装,不能穿得太暴露。去朝礼时可携带贡品供奉,结三界福缘。
敬香礼神后,要抱拳稽首,行三拜九叩大礼。道教宫观里供奉的神明,称为天尊、祖师。如果有道长敲磬的时候,叩拜完毕后,给道长抱拳行礼,以表谢意。去宫观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清洁,印经塑像等功德,虔心护持祖师道场。
见到道长,抱拳行礼时,称念“福生无量天尊”或“慈悲慈悲”。有的居士希望对道教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学习,想要跟道长请教的,抱拳行礼后,不论男女修道人,都称“师父”或“道长”。相谈的时候,要言行有礼。道教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籍贯;三不问俗事、是非。
居士之间,要互相尊重和包容,称呼对方为师兄,没有大小分别。可以互相交流修行心得,有难处时要尽心合力帮助。不可闲论是是非非,破坏修为。
逢犯太岁或需祈福超度的时候,可以去宫观里,经由道观内的高功经师举行道场来祈告神明赐福化解。
奉道居士,还可以择机缘去朝拜仙山洞府、祖师道场。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三清山;山东泰山、崂山;四川青城山,五岳圣山等。洞天福地,名山仙府,灵气汇聚,神仙护持。虔诚朝拜可获神仙加持,广结仙缘。
无论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正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人们对于**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记得在一本笔记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时代一位巨公,听到一位修道的人,已有九十多岁,望之只像四十岁的中年人,便请他来,问修长生不老的道术。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这位巨公听了,便说:“那有什么意思,我不要学了。”这个故事,便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注重男女饮食,便是人生真谛的思想,如出一辙。
但是,相反地说,仙佛之道,的确也非易事,丹道家对于修炼神仙方术的人选,非常注重生理上的先天乘赋,所谓“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
大唐名臣李泌,生有自来,骨节珊然,但懒残道祖只许他有一十年太平宰相的骨相。麻衣道者谓钱若水,子无仙骨,但可贵为公卿耳!杜甫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这正如道家所说:“学道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是同样的隽语。
在相学上讲,一个人根骨轻灵,是清净相,有道之相,很快就能成道。这种人身行如行云流水,步伐如蜻蜓点水,而步步踏实,如风飘过。这样的人会短命吗?
未必,要看他的脚跟有没有落地;有落地,步步踏实又是另外一种相。身心轻灵得轻安,或因修止而身心转化了,就有这种现象。不像一般人一身都是粗重,走路笨笨的,水泥地都会响,这是粗重。
真得了定的人,这个父母所生之身转了,凡夫平常是粗重,在道家叫做没有仙骨,所以骨骼非常重要。得了道,有了定力的人,骨节一定轻灵,离开了粗重之身。虽然作人做事,永远起不了烦恼;不是故意不起烦恼,是想起都起不了烦恼。所以道家说“烦恼无由更上心”,因为心解脱了,所以永远没有烦恼。
这就想起一位名士,叫张船山,他的一首诗中的两句话:“此身可是无仙骨,石火光中闹不休。”“此身可是无仙骨”,道家、佛家都讲过,若想修道成神仙,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仙骨。
道家讲,“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修道要先看看自己的根骨,假如根机不对,如果没有“仙骨”,不是成仙成佛的材料,你就是碰到了“真仙活佛”,你也不要拜师求道啦,修也修不成功的,因为没有这个本钱。“石火光中闹不休”,古人没有打火机,拿两块石头互相一敲,火光亮一下来取火,可是马上就灭了,形容人的生命很短暂,拼命在闹,忙了几十年一下就过去了。
道家认为,一个人没有修道的根骨,不是这个根器,没有这个身体禀赋,不能成道的,修死了也没有用。难道没有修道的根骨,与修道就无缘了吗?当然不是,方法就是:只有这一辈子种善根,修一切万善的功德,再投胎来,才可能培养出来这个根骨。
七十八十,一息若存,尚能还丹,年老者,不可灰心退志,半途而废,必须耄而好学,愈老愈勤,至死方休。本来面目不难返还,只怕无志气恒心,有志者虽年老亦成道,无志者虽年少不成道,年少者不下决心。
及其年老,心灰意冷,即思退步,别务事业,迟延至老,自委无力可办,即便歇足不前,不知先尽人事,后待天命,须知若今生大事不成,则宿根已栽,后世来生,一出头来,便异於人。
道根亦称根器,具有先天表征。
这个先天表征,一是对修道特别感兴趣,好像他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修道之人,一见如故。二是特别聪颖敏慧,对大道之理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不像有些榆木疙瘩脑壳,千敲万击,死不开窍。
道缘,也就是访道、问道、学道的机缘。这种机缘,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主观的道根作为主要条件,往往不能辨别道之真伪,即使真道现前,也容易被当面错过,或也往往为伪道所骗而难加省察。只有道根道缘俱足,才能消受得了“龙虎铅汞抽添”的系统工程。
能修炼成神仙的,必是具有神仙资格的。但具备神仙的资格并非是成了神仙以后的事,而都是通过人主观努力所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神仙也都是凡人做成的。你就是具有道根道缘,在没成道之前,你也还是个凡人。
道门祖师说:“偏曰凡人亦可做神仙”一语,就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他鼓励人们,只要真心向道,坚心修道,修成神仙的可能都是存在的。何况,即使你修不成神仙,能够修得疾除病祛,延年益寿,那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么!怕只怕学道之人不能明白金丹大道的真理,不懂“龙虎铅汞抽添”的修炼**,忙了又忙,累了又累,未能得其真谛,到头来还是和芸芸众生一样,身心不能发生超质变化,仍然参与物质再演化的“六道轮回”过程之中。
这辈子做人,说不定下辈子你的**又演化成了兽类。在这世界上,天堂不在空中,地狱不在地下,它们是一种生命的生存层次。自得其乐的人就生活在天堂里,自寻烦恼的人就生活在地狱里。
到今日徒闻有外丹之名,而鲜有知外丹之旨者。
后人将内外丹法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即天元神丹,后有人因神丹服食鲜有成功者,遂改称清净丹法为天元丹法、地元灵丹、人元金丹三元丹法。
最早的天元神丹和地元灵丹,都是指外丹术。天元神丹,人得而服之立跻仙阶,甚至说“鸡犬服之,立能飞升”。这种方法从真人之后后,已经很难得闻。地元灵丹又分为黄白点金术与既能点金又能进一步上接于天元神丹者两种。
点金术,陈撄宁先生曾在二十世纪做过实验,确证有其事;后者今日亦或濒于失传。人元金丹,即指内丹术而言,是今日修炼者所共遵从的修炼方法,其也有清静工夫与阴阳工夫之不同。
清静法决多指北派的修炼方法;阴阳功夫多指南派修炼方法。内丹术因修炼者的地域及下手方法等不同,衍生出了很多流派。如以人而分者,有少阳派、钟吕派、三丰派、希夷派等;有以地而分者,如王重阳之北派、张紫阳之南派、陆潜虚之东派、李涵虚之西派。
而各派中又分出不同的流派,有以法而分者,如李道纯著《中和集》倡导“守中”之道,被后世称为中派。
闵小艮南北二宗各有偏执遂调和其间而被称为“清静阴阳调和派”。后人以闽氏于金盖山修炼,亦称此派为“金盖山派”。
黄元吉承陈抟、邵康节之法脉而提倡不同于南北二宗的修炼法门,被称为“非南非北派”。如此种种,方法众多,流派纷呈,故有“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根苗”之说。
以上皆指正统丹法而言。此外,尚有诸般旁门小术与外道伪法,他们也打着丹道正法的牌子广收门徒,故亦有“三千六百旁门,七十二种外道”之说。
古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仙道法门,其本初并无二致,由于人类的体质不同,禀赋各异,从古至今数千年来,由于种种不同,同样一种法门,而在不同的修炼者身上,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又因为师者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故受传者便有不同的传授。而受传者的资质、智慧、志向,又决定了方法之优劣与成就之高下。
当一种方法形成以后,自然就会有其追随者,而持不同意见者也会随之而来。既有追随者又有反对者,自然也就有了调和者,从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对最初的传授者来讲,法本无二,如紫阳翁云“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又云“万卷仙经语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干家交感宫”。至于旁门左道,尚不在此例。
“法”之一字引申开来,又可理解为跟仙道有关的各种条件与方法。
“地”者,即指修炼的场所而言。
陈撄宁先生《仙学必成》曰:“选择适宜于修炼的场所,须要近山林,远城市,有终年不断的泉水,有四季长青的树木。东南方形势开展,可以多得阳光;西北方峰峦屏立,可以遮蔽冬季寒冷之风。”
地方民俗要纯良,购买用品要便利。又要植物茂盛,最好有松柏等类树木,树木皆要成林,稀疏几株,无济于事。东南各省无论农村或山林,多产蜈蚣蛇虫等物,常常爬到人家床上来。
所以房间要干净,门窗要严密,厨房更要十分留意,防饮食之中有毒气侵入。屋内陈设务求简单,若非日用必需品,不宜放在屋内。静室中,光线要充足,空气要流通,以防微菌滋生。惟正当做工夫的时候,光线不宜过亮,过亮则心神难得安定。
室内不宜吹风,有风容易受感冒。
在《仙学必成》一书中,陈撄宁先生又根据修炼层次的不同,将仙道修炼所适宜的环境分为三步:初步工夫,要在生气旺盛的地方,须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植物繁多,田园肥沃,农产充足,食用无忧,土气厚浓,翕收便利,以便藉助于外界无限量之生气,以培补自身生气之不足。
二步工夫,要在灵气凝结的地方,须得洞天福地,泉水清奇,叠嶂回峦,烟云舒卷,藏风聚气,门户幽深,松径茅庵,离尘绝俗,此地修炼神通,易于成就。
三步工夫,乃是出阳神以后之事,要在杀气偏胜的地方,须得千丈高峰,悬崖峭壁,下临无地,上可接天,草木不生,冰雪满布,人迹罕至,蛇虎潜踪。三步工夫的境界不同,所需要的环境也各有不同,未可以地而竟其全功。
亦有用五行之说来谈“地”字者,此并非一般意义上之五行。所谓山中五行,其木者,指树木而言,山中树木要多,特别是乔木要多,这样空气清新,有利于身体。金者,谓山体要活,能生长,这样,地下之水可以循山脉熏蒸而上,
然后再流下来,供人饮用。
陈撄宁先生《黄庭经讲义》云,“水性本就下,而泉水能至山顶者,地下水气循地脉透石而上蒸也,以地中含蓄之热力使然”,即此之谓也。水者,指四季要有长流之泉水。
火者,指早上起来就能看到初升的太阳。土者,指土地须肥沃,有营养,扔下种子就能长出庄稼。水土主要为生存,木火金主要是指环境。然此种地方,只宜于做陈撄宁先生所说的初步工夫,至于后面的工夫,似不相宜,尚须另觅。
财侣法地,黄元吉又将其分为“内财侣法地”与“外财侣法地”。
外财侣法地,一般则认为是修炼方法及维持用功时所有的费用,以及修道之道侣和修炼之场所,故黄氏只云“外之法财侣地,诸子谅已知之,吾不再赘”。
而其所谓“内财侣法地”者,则曰:“修行人知生死之关,明真假之故,欲穷生身受气之初那一点虚无之阳,必先向色身中调和坎离水火,迨后天水火既调,然后坎中一阳自下而上,离中一阴自上而下,上下相会于虚危穴中,烹之炼之,而先天一气来归,玄牝之门兆象矣。
此坎中一阳、离中一阴即内财也,日夜神火温养,不许一丝渗漏,即积内财也;能向自家身心寻出一个妙窍,即内法也;前言本来人,即内伴侣也;虚危一穴,即内地也。欲炼神丹,四者岂可不备乎?”
居家养生,首先就是要妥善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
早上起床之后,打一套太极拳,舒展筋骨,活络气血。中午可以适当的午休。晚饭尽量少吃,尤其是老年人。晚上最好是在十一点之前休息,临睡之前,可以适当的静坐养神,这样有利解除天的疲劳,提升睡眠质量。逢初一、十五,最好吃斋。如果能够吃素,也很有利于养生与积福。
居家信士在家里也可以虔诚供奉神明,如太上老君、王母娘娘、玄天上帝、老祖天师、妈祖、吕洞宾仙师、关公、土地公等。
居家信士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像出家修道人那样,有系统的修行。那么要如何去做呢?
可以持诵祖师经典;如《道德经》、《清静经》、《玄门早晚功课》等;持念天尊圣号;如“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
持诵祖师经典、持念天尊圣号,可以获得祖师的护持,积累福德。和家人相处,一定要和睦慈爱,清静真一,共同修行,缔造幸福。
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的时候,可以选择时间去道观里朝礼圣真。朝礼之前的晚上,要斋戒沐浴,清洁身心,持斋吃素。入观之前,要注意着装,不能穿得太暴露。去朝礼时可携带贡品供奉,结三界福缘。
敬香礼神后,要抱拳稽首,行三拜九叩大礼。道教宫观里供奉的神明,称为天尊、祖师。如果有道长敲磬的时候,叩拜完毕后,给道长抱拳行礼,以表谢意。去宫观里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清洁,印经塑像等功德,虔心护持祖师道场。
见到道长,抱拳行礼时,称念“福生无量天尊”或“慈悲慈悲”。有的居士希望对道教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学习,想要跟道长请教的,抱拳行礼后,不论男女修道人,都称“师父”或“道长”。相谈的时候,要言行有礼。道教有三不问,一不问年龄;二不问籍贯;三不问俗事、是非。
居士之间,要互相尊重和包容,称呼对方为师兄,没有大小分别。可以互相交流修行心得,有难处时要尽心合力帮助。不可闲论是是非非,破坏修为。
逢犯太岁或需祈福超度的时候,可以去宫观里,经由道观内的高功经师举行道场来祈告神明赐福化解。
奉道居士,还可以择机缘去朝拜仙山洞府、祖师道场。如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三清山;山东泰山、崂山;四川青城山,五岳圣山等。洞天福地,名山仙府,灵气汇聚,神仙护持。虔诚朝拜可获神仙加持,广结仙缘。
无论学仙学佛,讲到养生全真之道,都以清心寡欲入手,而至于寂灭无为为究竟,正如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正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人们对于**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
记得在一本笔记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时代一位巨公,听到一位修道的人,已有九十多岁,望之只像四十岁的中年人,便请他来,问修长生不老的道术。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这位巨公听了,便说:“那有什么意思,我不要学了。”这个故事,便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注重男女饮食,便是人生真谛的思想,如出一辙。
但是,相反地说,仙佛之道,的确也非易事,丹道家对于修炼神仙方术的人选,非常注重生理上的先天乘赋,所谓“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
大唐名臣李泌,生有自来,骨节珊然,但懒残道祖只许他有一十年太平宰相的骨相。麻衣道者谓钱若水,子无仙骨,但可贵为公卿耳!杜甫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这正如道家所说:“学道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是同样的隽语。
在相学上讲,一个人根骨轻灵,是清净相,有道之相,很快就能成道。这种人身行如行云流水,步伐如蜻蜓点水,而步步踏实,如风飘过。这样的人会短命吗?
未必,要看他的脚跟有没有落地;有落地,步步踏实又是另外一种相。身心轻灵得轻安,或因修止而身心转化了,就有这种现象。不像一般人一身都是粗重,走路笨笨的,水泥地都会响,这是粗重。
真得了定的人,这个父母所生之身转了,凡夫平常是粗重,在道家叫做没有仙骨,所以骨骼非常重要。得了道,有了定力的人,骨节一定轻灵,离开了粗重之身。虽然作人做事,永远起不了烦恼;不是故意不起烦恼,是想起都起不了烦恼。所以道家说“烦恼无由更上心”,因为心解脱了,所以永远没有烦恼。
这就想起一位名士,叫张船山,他的一首诗中的两句话:“此身可是无仙骨,石火光中闹不休。”“此身可是无仙骨”,道家、佛家都讲过,若想修道成神仙,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仙骨。
道家讲,“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修道要先看看自己的根骨,假如根机不对,如果没有“仙骨”,不是成仙成佛的材料,你就是碰到了“真仙活佛”,你也不要拜师求道啦,修也修不成功的,因为没有这个本钱。“石火光中闹不休”,古人没有打火机,拿两块石头互相一敲,火光亮一下来取火,可是马上就灭了,形容人的生命很短暂,拼命在闹,忙了几十年一下就过去了。
道家认为,一个人没有修道的根骨,不是这个根器,没有这个身体禀赋,不能成道的,修死了也没有用。难道没有修道的根骨,与修道就无缘了吗?当然不是,方法就是:只有这一辈子种善根,修一切万善的功德,再投胎来,才可能培养出来这个根骨。
七十八十,一息若存,尚能还丹,年老者,不可灰心退志,半途而废,必须耄而好学,愈老愈勤,至死方休。本来面目不难返还,只怕无志气恒心,有志者虽年老亦成道,无志者虽年少不成道,年少者不下决心。
及其年老,心灰意冷,即思退步,别务事业,迟延至老,自委无力可办,即便歇足不前,不知先尽人事,后待天命,须知若今生大事不成,则宿根已栽,后世来生,一出头来,便异於人。
道根亦称根器,具有先天表征。
这个先天表征,一是对修道特别感兴趣,好像他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修道之人,一见如故。二是特别聪颖敏慧,对大道之理一点即通,心领神会,不像有些榆木疙瘩脑壳,千敲万击,死不开窍。
道缘,也就是访道、问道、学道的机缘。这种机缘,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主观的道根作为主要条件,往往不能辨别道之真伪,即使真道现前,也容易被当面错过,或也往往为伪道所骗而难加省察。只有道根道缘俱足,才能消受得了“龙虎铅汞抽添”的系统工程。
能修炼成神仙的,必是具有神仙资格的。但具备神仙的资格并非是成了神仙以后的事,而都是通过人主观努力所具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神仙也都是凡人做成的。你就是具有道根道缘,在没成道之前,你也还是个凡人。
道门祖师说:“偏曰凡人亦可做神仙”一语,就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他鼓励人们,只要真心向道,坚心修道,修成神仙的可能都是存在的。何况,即使你修不成神仙,能够修得疾除病祛,延年益寿,那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么!怕只怕学道之人不能明白金丹大道的真理,不懂“龙虎铅汞抽添”的修炼**,忙了又忙,累了又累,未能得其真谛,到头来还是和芸芸众生一样,身心不能发生超质变化,仍然参与物质再演化的“六道轮回”过程之中。
这辈子做人,说不定下辈子你的**又演化成了兽类。在这世界上,天堂不在空中,地狱不在地下,它们是一种生命的生存层次。自得其乐的人就生活在天堂里,自寻烦恼的人就生活在地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