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太小气了
《虫潮归来》作者:害羞的大叔 2020-05-07 04:12
第一只飞螳出来后,其他飞螳以及飞虫陆续的出来了,向四周飘去,同时还伸展开鞘翅,这样还可以利用空间里运动的气体分子的动能,发挥类似粒子风帆的效果。
就这样,李平让这些虫子慢慢地飘走,直到两个星期后,这些虫族已经飞出去至少两千万公里,在看到没什么事发生后,李平才让这些侦察兵以最小功率开启了喷射推进囊。
在这两个星期里,舰虫也开始了收集空间中的气体和尘埃了。不过,让李平有些担心的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空间里有任何矽水晶的迹象。
此时的李平也在考虑是不是加快探索,这么慢吞吞的也不是办法,自己现在也不是绝对的安全,要是被发现了的话,凭他们的技术应该很容易就追上自己。
自己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在暗,他们在明,没有自己的确切位置,他们很难包围自己,但是一旦被包围,虫族这点兵力还不够他们一个集火的。
所以现在李平既担心那些发现这个星云的外星人在这里留下什么后手,又担心现在时间拖延的太久了被后边追上来的外星人发现。
一番挣扎后,还是矽水晶的诱惑战胜了心理的恐惧,反正迟早要和这些外星人干的,那么怕他们干什么?
于是,一开始还慢腾腾的飞螳和飞虫都收拢了鞘翅,开始拼命加速。一旦放开了限制,这些虫子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于是星云的一角很快的展现在李平的面前。
虽然远处看,这团星云好像不怎么大,但一进入其中,就能明显的感受的它的浩瀚,如果不是有着指向星云中心的引力做对照,李平还真不敢肯定舰虫会不会迷路。
在这十几年的星际航行中,李平经常碰到这种情况:远处看着美丽宁静的天体到近处看完全是一个残暴凶狠的世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而现在看来,这团小星云可以算是比较平静的了,只要其中心处还没有点亮一颗恒星,这里还是相对安全的。而根据引力副脑收集的引力数据看来,这里要点亮一颗恒星还差好多质量呢,所以虫族可以安心采矿。
过了几天,高能脂肪消耗的差不多的飞螳已经开始依靠着惯性航行了,没有了机动力的飞螳只能当作一颗探测卫星来使用,当受到大量气体或者尘埃的撞击,飞螳的惯性也会消耗殆尽,最后只能随波逐流。
而飞虫则要比飞螳好很多,毕竟这是李平专门为了空间的侦察才培育的族群,光是体重上的优势就足以让虫族做出选择了。不过由于飞螳占有资源少,繁殖迅速,所以到目前为止都负担着不少空间侦察的任务,以此来弥补飞虫数量不足所造成的遗漏。
不过,李平已经决定了,在这次矽水晶收集完成后,全部取消飞螳的太空编制,让它回去干自己的老本行。
虽然有了这样的决定,但是飞螳却十分争气,在这最后一次空间侦察任务中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得到这一消息的李平一下子来了精神,直接连接到了那只飞螳身上,一睁眼,首先入目的就是一颗蚕豆形的小行星,然后才发现周围悬浮的大量小“尘埃”,小的只有沙子那么点大,大的也有楼房般大小。
在这些小“尘埃”之间,还有大量的气体分子,主要是氢气,还有少量的氦气。
从飞螳的视野里估计,眼前的这颗小行星起码有一千六百公里长,宽度也在九百公里以上,比起在这一路上的气体和“尘埃”,这颗小行星在这里算的上是庞然大物了。
这样的面积,足够虫族建立大量的虫巢了,只要虫巢一建立起来,向周围的探索就会轻松和高效很多。
中间的过程都很顺利,直到工蜂落地生根孵化成虫巢,如果接下来顺利的话,虫巢可以孵化工蜂,工蜂采集资源又可以孵化虫巢,直到孵化出一大片虫巢。
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因为之前虫巢都是在行星上孵化的,而且行星都不小,自身就有着极大的引力。但是颗小行星,却没有提供太大的引力给工蜂。
这让工蜂的工作有些难以为继。往往稍一用力,整只工蜂就会因为反作用力而飞起来,哪怕工蜂有再大的力气也没地方使。
还好,虫巢因为有着根系以及菌毯的支撑,还是比较牢固的。这时,李平也发现了菌毯的另一个用途,那就是吸附虫族单位,在失重或低重力环境下为其提供抓地力。
因为菌毯不仅根系深,而且面积大,完全可以牢牢抓住这些小天体表面。于是,李平想起了星际二代里的菌毯瘤,原来那玩意儿是现在这种情况下用的!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了动力,由露易丝领导,包括了所有女皇和舰虫在内的虫族研究部门开始按照李平的要求研究。而有了很多基因片段做后备库,这种菌毯瘤的研究速度很快。
三天后,由一只工蜂便可变异而成的菌毯瘤顺利诞生,有感于游戏里菌毯瘤的视野效果,李平也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生物脑组织,使得这些菌毯瘤完全可以联入虫族的核心网络里。
李平拿到菌毯瘤的基因样本后,仔仔细细的检查了数遍,除了发现了数个可以取巧修改的地方外,整套基因设计的十分严谨,至少以虫族现在的技术来说,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心思一动,联系着整个虫族的核心网络里产生了一阵涟漪,由李平的生物脑为核心,席卷了所有工蜂。
数十分钟过去了,所有工蜂也陆续醒来,它们活动的手脚向四周爬去,等距离虫巢蔓延出来的菌毯一定距离后,工蜂就开始就地挖土,然后安安静静的趴下,全身的复眼也开始产生变化,变得暗淡。
几分钟之后,整只工蜂就变成了一颗虫茧,半边埋在尘埃里,半边露在外边,让李平想起了家乡的土豆,于是,一种在敌对势力眼里最恶心人战术出现了——土豆流!
不布置防御,也不繁殖族群,虫巢只是一个劲的生产工蜂,除了采集资源的必要工蜂外,所有工蜂都爬到菌毯外变异成菌毯瘤。当这些“土豆”种的足够多了之后,整个星球表面都会成为虫族的后院。
哪怕是有人来清理,呵呵,这些命硬的像小强一样满地的菌毯瘤就会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收获的快乐。
大概两分钟后,虫茧爆开,露出了一颗毫不起眼的灰褐色肉瘤。在肉瘤周围的小孔里,还不停的钻出密密麻麻的根系向地面扎去。
同时,菌毯瘤还能分泌出一种粘液,可以湿润软化地面。看过基因的李平当然知道,这粘液可不止这些作用,它还能硬化形成保护层,固定地面的尘埃和砂砾,帮助菌毯植物的根系扎的更深。
一旦菌毯瘤扎下跟来,它就会不断像深处生长根系,吸收养分和能量用以生长和扩散菌毯。
也许单个的菌毯瘤效果差了点,但是虫族想来都是讲团结的,数千工蜂涌去,短短数个小时内,虫巢周围就出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菌毯,生机勃勃的绿色在单调的宇宙里显得十分耀眼。
有了菌毯,工蜂总算能安心工作了,随后,更多的虫巢和工蜂开始孵化。大概三天后,整个小行星都变成了翠绿色,行星表面上,也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巢。
在李平一声令下,大量虫巢开始孵化飞虫和飞螳。虽然飞螳腿短,但是架不住它价格便宜孵化迅速。在舍弃了导向蠕虫和大部分脂肪储备后,它的孵化速度就更快了。
八分钟后,第一批次的飞螳出生了,这些飞螳有着干瘪的腹部和异常巨大的鞘翅,是专门为了收集空间中的尘埃而改进的。收集满尘埃后,它就会回来,将收集的东西交给虫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样,李平让这些虫子慢慢地飘走,直到两个星期后,这些虫族已经飞出去至少两千万公里,在看到没什么事发生后,李平才让这些侦察兵以最小功率开启了喷射推进囊。
在这两个星期里,舰虫也开始了收集空间中的气体和尘埃了。不过,让李平有些担心的是,到现在还没有发现空间里有任何矽水晶的迹象。
此时的李平也在考虑是不是加快探索,这么慢吞吞的也不是办法,自己现在也不是绝对的安全,要是被发现了的话,凭他们的技术应该很容易就追上自己。
自己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在暗,他们在明,没有自己的确切位置,他们很难包围自己,但是一旦被包围,虫族这点兵力还不够他们一个集火的。
所以现在李平既担心那些发现这个星云的外星人在这里留下什么后手,又担心现在时间拖延的太久了被后边追上来的外星人发现。
一番挣扎后,还是矽水晶的诱惑战胜了心理的恐惧,反正迟早要和这些外星人干的,那么怕他们干什么?
于是,一开始还慢腾腾的飞螳和飞虫都收拢了鞘翅,开始拼命加速。一旦放开了限制,这些虫子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于是星云的一角很快的展现在李平的面前。
虽然远处看,这团星云好像不怎么大,但一进入其中,就能明显的感受的它的浩瀚,如果不是有着指向星云中心的引力做对照,李平还真不敢肯定舰虫会不会迷路。
在这十几年的星际航行中,李平经常碰到这种情况:远处看着美丽宁静的天体到近处看完全是一个残暴凶狠的世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而现在看来,这团小星云可以算是比较平静的了,只要其中心处还没有点亮一颗恒星,这里还是相对安全的。而根据引力副脑收集的引力数据看来,这里要点亮一颗恒星还差好多质量呢,所以虫族可以安心采矿。
过了几天,高能脂肪消耗的差不多的飞螳已经开始依靠着惯性航行了,没有了机动力的飞螳只能当作一颗探测卫星来使用,当受到大量气体或者尘埃的撞击,飞螳的惯性也会消耗殆尽,最后只能随波逐流。
而飞虫则要比飞螳好很多,毕竟这是李平专门为了空间的侦察才培育的族群,光是体重上的优势就足以让虫族做出选择了。不过由于飞螳占有资源少,繁殖迅速,所以到目前为止都负担着不少空间侦察的任务,以此来弥补飞虫数量不足所造成的遗漏。
不过,李平已经决定了,在这次矽水晶收集完成后,全部取消飞螳的太空编制,让它回去干自己的老本行。
虽然有了这样的决定,但是飞螳却十分争气,在这最后一次空间侦察任务中发现了一颗小行星。
得到这一消息的李平一下子来了精神,直接连接到了那只飞螳身上,一睁眼,首先入目的就是一颗蚕豆形的小行星,然后才发现周围悬浮的大量小“尘埃”,小的只有沙子那么点大,大的也有楼房般大小。
在这些小“尘埃”之间,还有大量的气体分子,主要是氢气,还有少量的氦气。
从飞螳的视野里估计,眼前的这颗小行星起码有一千六百公里长,宽度也在九百公里以上,比起在这一路上的气体和“尘埃”,这颗小行星在这里算的上是庞然大物了。
这样的面积,足够虫族建立大量的虫巢了,只要虫巢一建立起来,向周围的探索就会轻松和高效很多。
中间的过程都很顺利,直到工蜂落地生根孵化成虫巢,如果接下来顺利的话,虫巢可以孵化工蜂,工蜂采集资源又可以孵化虫巢,直到孵化出一大片虫巢。
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因为之前虫巢都是在行星上孵化的,而且行星都不小,自身就有着极大的引力。但是颗小行星,却没有提供太大的引力给工蜂。
这让工蜂的工作有些难以为继。往往稍一用力,整只工蜂就会因为反作用力而飞起来,哪怕工蜂有再大的力气也没地方使。
还好,虫巢因为有着根系以及菌毯的支撑,还是比较牢固的。这时,李平也发现了菌毯的另一个用途,那就是吸附虫族单位,在失重或低重力环境下为其提供抓地力。
因为菌毯不仅根系深,而且面积大,完全可以牢牢抓住这些小天体表面。于是,李平想起了星际二代里的菌毯瘤,原来那玩意儿是现在这种情况下用的!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了动力,由露易丝领导,包括了所有女皇和舰虫在内的虫族研究部门开始按照李平的要求研究。而有了很多基因片段做后备库,这种菌毯瘤的研究速度很快。
三天后,由一只工蜂便可变异而成的菌毯瘤顺利诞生,有感于游戏里菌毯瘤的视野效果,李平也保留了一定规模的生物脑组织,使得这些菌毯瘤完全可以联入虫族的核心网络里。
李平拿到菌毯瘤的基因样本后,仔仔细细的检查了数遍,除了发现了数个可以取巧修改的地方外,整套基因设计的十分严谨,至少以虫族现在的技术来说,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心思一动,联系着整个虫族的核心网络里产生了一阵涟漪,由李平的生物脑为核心,席卷了所有工蜂。
数十分钟过去了,所有工蜂也陆续醒来,它们活动的手脚向四周爬去,等距离虫巢蔓延出来的菌毯一定距离后,工蜂就开始就地挖土,然后安安静静的趴下,全身的复眼也开始产生变化,变得暗淡。
几分钟之后,整只工蜂就变成了一颗虫茧,半边埋在尘埃里,半边露在外边,让李平想起了家乡的土豆,于是,一种在敌对势力眼里最恶心人战术出现了——土豆流!
不布置防御,也不繁殖族群,虫巢只是一个劲的生产工蜂,除了采集资源的必要工蜂外,所有工蜂都爬到菌毯外变异成菌毯瘤。当这些“土豆”种的足够多了之后,整个星球表面都会成为虫族的后院。
哪怕是有人来清理,呵呵,这些命硬的像小强一样满地的菌毯瘤就会让人体会到什么叫收获的快乐。
大概两分钟后,虫茧爆开,露出了一颗毫不起眼的灰褐色肉瘤。在肉瘤周围的小孔里,还不停的钻出密密麻麻的根系向地面扎去。
同时,菌毯瘤还能分泌出一种粘液,可以湿润软化地面。看过基因的李平当然知道,这粘液可不止这些作用,它还能硬化形成保护层,固定地面的尘埃和砂砾,帮助菌毯植物的根系扎的更深。
一旦菌毯瘤扎下跟来,它就会不断像深处生长根系,吸收养分和能量用以生长和扩散菌毯。
也许单个的菌毯瘤效果差了点,但是虫族想来都是讲团结的,数千工蜂涌去,短短数个小时内,虫巢周围就出现了数百万平方米的菌毯,生机勃勃的绿色在单调的宇宙里显得十分耀眼。
有了菌毯,工蜂总算能安心工作了,随后,更多的虫巢和工蜂开始孵化。大概三天后,整个小行星都变成了翠绿色,行星表面上,也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巢。
在李平一声令下,大量虫巢开始孵化飞虫和飞螳。虽然飞螳腿短,但是架不住它价格便宜孵化迅速。在舍弃了导向蠕虫和大部分脂肪储备后,它的孵化速度就更快了。
八分钟后,第一批次的飞螳出生了,这些飞螳有着干瘪的腹部和异常巨大的鞘翅,是专门为了收集空间中的尘埃而改进的。收集满尘埃后,它就会回来,将收集的东西交给虫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