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担心(2/2)
《回到21世纪》作者:kl3300 2020-05-07 06:57
记忆中的模样,只不过是在设计上更美观新颖而已,超市,饭馆……也许等再过500年,自己醒来看到的社会模样也是目前这个状态,韩乐安慰着自己的失落。
然而这种毫无新鲜感的失落却在一家“网吧”门口变成了好奇,在韩乐看来,这个时代的电脑普及水平已经跟盖房子的砖头差不多了,可能一户人家拥有的电脑数量,就相当于韩乐初中时代的一个小网吧数——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网吧还能够一直坚持,不得不说大大出乎了韩乐的意料。
这么想着的时候,韩乐就习惯性的往里走,而且一边走还一边习惯性的掏出钱包,准备找身份证——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不必了,这个时代银卡信用卡和身份证是相互关联的,店主只是让他刷了下卡就给放了行。
网吧的规模很大,放眼看去,能够看到的都是一整片一整片的屏幕,但不是和韩乐见过的大多数网吧那样呈直线排列,而是围着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在去找自己座位的途中,韩乐顺便看了看屏幕上的内容,有好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游戏,而且还是相互联网打的,有几个他觉得是电影——但是仔细看清楚了才发现也是游戏。和印象中网吧里所有人都死死盯着屏幕不同,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对着屏幕飞快的指手画脚,就像电视台上那个比划手语的人一样。
坐下来的时候,韩乐稍稍惊喜的发现两边坐的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偷偷瞟了一眼,貌似长的还不错,左边这个稍年轻一些,看起来跟乔艺雨的表面年龄差不多,正在玩一个古代背景的游戏,界面中的人物看起来是一个弓箭手,这个女玩家不得不一次一次用手在屏幕上拉开弓——在韩乐看来,这种模拟程度几乎是高的不可思议的。右边那个跟韩乐差不多年纪,相对安静了很多,韩乐在寻找开机按钮的时候看了几眼,应该是一部电影——剧中的两个老人正在说着这样的台词:“想当年我们80后……”
找了半天韩乐才发现,原来这里的电脑是没开关的——就是拿信用卡刷一下,机器就自动开,跟家里的个人电脑不一样,还没有开机界面,直接就是使用界面,上下看了看,韩乐大概有些明白了——现在的网吧似乎不再使用个人电脑作为主体,而是使用一台大型服务器让整个网吧的人一起使用,每个上网的人只不过是分到其中的一段资源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有些类似计算机刚出现的年代,因为计算机的计算资源相对单个人的任务来说十分充裕,这样做无疑可以节约成本。
韩乐四年的大学几乎就是在网吧过的,但是现在却像第一次来一样,有种不知道干什么的感觉,而且电脑的操作界面并不像家里,乔艺雨特意为他准备的那种“复古”面板,他看到的操作界面是三维的,需要用两只手共同在空气中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有些类似于触屏手机的升级版,只是更加灵活富余变化,而韩乐这种没有操作经验的人很难掌握。
但一点一点学,慢慢挪着用还是可以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韩乐就感觉到了这种操作的一些后遗症——两只手臂有些发酸,而且头有点发晕,因为立体界面需要的空间感实在是强了点。这让他下意识想起自己上高中时,父母看自己玩cs,就说过屏幕这么转,还不把人给晕死——眼睛一眨,轮到他自己犯晕了。
最让韩乐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很高,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在屏幕上写几个关键字,就能随时切换到另一个程序,比如看电影时就可以随时输入文字,然后跳转到网页,玩游戏时候也可以瞬间切换到某部电影的特定片段,最让人惊叹的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的迹象,也就是所谓的卡。
根据网上搜索到的信息,韩乐找来了一部反映10年代人们生活的怀旧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很有名,电影当然是以这个时光人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和过去,主角是个10后,他以一个儿童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生活,在家里,看他们整天在电脑上玩游戏,为了游戏里一个装备,为了相互之间抢网速吵架,在学校,主角的同学一到课间就纷纷掏出手机甚至电脑……到了成年后,公司所有的同事也都是如此,甚至连他喜欢的女朋友,见面之后第一句话也是你在玩什么游戏,最后主角不得不妥协,也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一员。
这部电影接近两个小时,导演借主角的口在影片最后做了一段独白:“我一直以为我生活在地球上,现在我才知道,我其实生活在电脑里,尽管我并不喜欢,但我别无选择。我最好的朋友,我的恋人,我的亲人,他们都选择了这里,甚至就连我的工作,目的也是将现实中的东西搬进虚拟……”
其实类似的论点在韩乐的时代被提的并不少,什么玩游戏机会上瘾啊,上网会上瘾啊,但这些观点都被人嗤之以鼻……影片中表现的也仅仅是一种困惑和思考,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对意味。以前的韩乐当然也是也是这么想的,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这部电影却让韩乐见到了这种进步带来的后果——就是影片中最后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镜头穿出主角的房间,将整栋建筑虚化,只让里面居住的所有人,电脑,和网线显现,在这样特定的镜头语言中,每一个人仿佛都成了这张网络大网中的一个猎物,被困在网中动弹不得,而大部分人的劳动却是致力于加强这张网。
韩乐倒不是特别关心影片中提到的社会现象,因为他根本就是个路过的,再关心也没什么意义,他只是就单纯觉得电影好看,这一点对现在的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于是看完一部之后,韩乐又迫不及待找来第二部——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一件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更有意义的了。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最重要的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韩乐也等于间接接触了这几十年未经历的历史。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信息时代已经行不通了,因为你走的再多,可能也做不到如看电影一般感性的获取信息,现在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而真要是出了门,可能反而什么都不知道。
在享受中,时间过的飞快,不知道什么时候,韩乐身旁的两个女的就已经换人了,再去窗边上看看外面,也已经是一片璀璨——不论是天上还是地面,不知不觉,这已经是后半夜了。韩乐正在想着是不是回宾馆去看的时候,手机正好在口袋震动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下意识露出笑容,是乔艺雨。
“韩乐,你现在在哪?”电话对面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着急。
韩乐被这种语气弄的有些下意识紧张,他以为是冬眠的事:“我在一家网吧,怎么了,找我有事?”
“没什么,”乔艺雨虽然这么说,但是韩乐明显听出来她喘了口气,“要不要我去接你?”
“不用,这网吧就在宾馆边上,我走几步就到,你这么紧张干什么,还怕我卷款私逃啊。”
乔艺雨却没有心思跟他开玩笑:“韩乐,你在那等我,我去接你……千万别做傻事。”
别做傻事?什么意思?放下电话的韩乐有些莫名其妙。
然而这种毫无新鲜感的失落却在一家“网吧”门口变成了好奇,在韩乐看来,这个时代的电脑普及水平已经跟盖房子的砖头差不多了,可能一户人家拥有的电脑数量,就相当于韩乐初中时代的一个小网吧数——这样的技术背景下,网吧还能够一直坚持,不得不说大大出乎了韩乐的意料。
这么想着的时候,韩乐就习惯性的往里走,而且一边走还一边习惯性的掏出钱包,准备找身份证——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不必了,这个时代银卡信用卡和身份证是相互关联的,店主只是让他刷了下卡就给放了行。
网吧的规模很大,放眼看去,能够看到的都是一整片一整片的屏幕,但不是和韩乐见过的大多数网吧那样呈直线排列,而是围着一个一个的小圆圈,在去找自己座位的途中,韩乐顺便看了看屏幕上的内容,有好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游戏,而且还是相互联网打的,有几个他觉得是电影——但是仔细看清楚了才发现也是游戏。和印象中网吧里所有人都死死盯着屏幕不同,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对着屏幕飞快的指手画脚,就像电视台上那个比划手语的人一样。
坐下来的时候,韩乐稍稍惊喜的发现两边坐的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偷偷瞟了一眼,貌似长的还不错,左边这个稍年轻一些,看起来跟乔艺雨的表面年龄差不多,正在玩一个古代背景的游戏,界面中的人物看起来是一个弓箭手,这个女玩家不得不一次一次用手在屏幕上拉开弓——在韩乐看来,这种模拟程度几乎是高的不可思议的。右边那个跟韩乐差不多年纪,相对安静了很多,韩乐在寻找开机按钮的时候看了几眼,应该是一部电影——剧中的两个老人正在说着这样的台词:“想当年我们80后……”
找了半天韩乐才发现,原来这里的电脑是没开关的——就是拿信用卡刷一下,机器就自动开,跟家里的个人电脑不一样,还没有开机界面,直接就是使用界面,上下看了看,韩乐大概有些明白了——现在的网吧似乎不再使用个人电脑作为主体,而是使用一台大型服务器让整个网吧的人一起使用,每个上网的人只不过是分到其中的一段资源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有些类似计算机刚出现的年代,因为计算机的计算资源相对单个人的任务来说十分充裕,这样做无疑可以节约成本。
韩乐四年的大学几乎就是在网吧过的,但是现在却像第一次来一样,有种不知道干什么的感觉,而且电脑的操作界面并不像家里,乔艺雨特意为他准备的那种“复古”面板,他看到的操作界面是三维的,需要用两只手共同在空气中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有些类似于触屏手机的升级版,只是更加灵活富余变化,而韩乐这种没有操作经验的人很难掌握。
但一点一点学,慢慢挪着用还是可以的,但是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韩乐就感觉到了这种操作的一些后遗症——两只手臂有些发酸,而且头有点发晕,因为立体界面需要的空间感实在是强了点。这让他下意识想起自己上高中时,父母看自己玩cs,就说过屏幕这么转,还不把人给晕死——眼睛一眨,轮到他自己犯晕了。
最让韩乐印象深刻的是这个操作系统的智能化很高,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在屏幕上写几个关键字,就能随时切换到另一个程序,比如看电影时就可以随时输入文字,然后跳转到网页,玩游戏时候也可以瞬间切换到某部电影的特定片段,最让人惊叹的这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停顿的迹象,也就是所谓的卡。
根据网上搜索到的信息,韩乐找来了一部反映10年代人们生活的怀旧电影,据说这部电影很有名,电影当然是以这个时光人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和过去,主角是个10后,他以一个儿童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的生活,在家里,看他们整天在电脑上玩游戏,为了游戏里一个装备,为了相互之间抢网速吵架,在学校,主角的同学一到课间就纷纷掏出手机甚至电脑……到了成年后,公司所有的同事也都是如此,甚至连他喜欢的女朋友,见面之后第一句话也是你在玩什么游戏,最后主角不得不妥协,也成为这种生活方式的一员。
这部电影接近两个小时,导演借主角的口在影片最后做了一段独白:“我一直以为我生活在地球上,现在我才知道,我其实生活在电脑里,尽管我并不喜欢,但我别无选择。我最好的朋友,我的恋人,我的亲人,他们都选择了这里,甚至就连我的工作,目的也是将现实中的东西搬进虚拟……”
其实类似的论点在韩乐的时代被提的并不少,什么玩游戏机会上瘾啊,上网会上瘾啊,但这些观点都被人嗤之以鼻……影片中表现的也仅仅是一种困惑和思考,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反对意味。以前的韩乐当然也是也是这么想的,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这部电影却让韩乐见到了这种进步带来的后果——就是影片中最后一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镜头穿出主角的房间,将整栋建筑虚化,只让里面居住的所有人,电脑,和网线显现,在这样特定的镜头语言中,每一个人仿佛都成了这张网络大网中的一个猎物,被困在网中动弹不得,而大部分人的劳动却是致力于加强这张网。
韩乐倒不是特别关心影片中提到的社会现象,因为他根本就是个路过的,再关心也没什么意义,他只是就单纯觉得电影好看,这一点对现在的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于是看完一部之后,韩乐又迫不及待找来第二部——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找到一件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事情更有意义的了。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最重要的在这个享受的过程中,韩乐也等于间接接触了这几十年未经历的历史。老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在信息时代已经行不通了,因为你走的再多,可能也做不到如看电影一般感性的获取信息,现在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时代,而真要是出了门,可能反而什么都不知道。
在享受中,时间过的飞快,不知道什么时候,韩乐身旁的两个女的就已经换人了,再去窗边上看看外面,也已经是一片璀璨——不论是天上还是地面,不知不觉,这已经是后半夜了。韩乐正在想着是不是回宾馆去看的时候,手机正好在口袋震动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下意识露出笑容,是乔艺雨。
“韩乐,你现在在哪?”电话对面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着急。
韩乐被这种语气弄的有些下意识紧张,他以为是冬眠的事:“我在一家网吧,怎么了,找我有事?”
“没什么,”乔艺雨虽然这么说,但是韩乐明显听出来她喘了口气,“要不要我去接你?”
“不用,这网吧就在宾馆边上,我走几步就到,你这么紧张干什么,还怕我卷款私逃啊。”
乔艺雨却没有心思跟他开玩笑:“韩乐,你在那等我,我去接你……千万别做傻事。”
别做傻事?什么意思?放下电话的韩乐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