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默片(4)(2/2)
《双螺旋纪元》作者:蒸的热带植物 2020-03-11 20:22
会吞没第一行星。
在天体物理学家的演化模型中,参宿四第一次膨胀,直径会从1膨胀到2,收缩时,直径会从2收缩到1,第二次膨胀时,它会从1膨胀到3,然后从3收缩到2,然后再从2开始膨胀,总之,它虽然会在膨胀与收缩之间循环,但它也会越来越大。所以,第一行星迟早有一天会被吞没。想要活下去,最终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离开第一行星。
如此,就必须要发展航天。
而发展航天,自然是距离地表越近越好。
在非常深的地下费力挖掘建造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显然南辕北辙。
【二是】早先在极夜地区地下的无人钻探器,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硅基生命,这种生命对硅基人有益还是有害,还不清楚。
最终,硅基人社会权衡利弊之后,在大方向上选择了‘迁徙’。
在你发来的资料中,有提到一种沿纬度季节迁移的鸟,称为‘候鸟’,硅基人也一样,在参宿四脱离主序阶段、进入膨胀收缩循环的阶段后,第一行星的硅基人,就变成了‘候人’,只不过,是沿经度。
在经过了数轮迁徙之后,硅基人社会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模式。
在第四轮迁徙之后,他们在极夜地表上成功建造了第一座‘永久居住地’。虽然规模不大,仅能够维持三个硅基人的日常生活,但这也是一个里程碑。之后,在极夜地区的地表之上,各种设施建筑陆续拔地而起,航天发射塔、望远镜、信号塔、甚至是小型粒子对撞机等等等等。
在第五轮迁徙时,硅基人社会的生物学家总算是亲眼见到了被钻探器带回来的一只**生存在极夜地区地下的那种硅基生命的**,经过研究,他们彻底确定了它的生存方式。
这种微型生物耐低温,不耐高温(这里的高温,是相对硅基人来说的)。它的生命活动异常缓慢,主要依靠的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维持生命。
它会把岩石中的硅,变为铁。
我这里就给它起名为‘噬硅体’吧。
而且,生物学家还发现一个规律,在参宿四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噬硅体‘消硅产铁’的效率会有所提升。
在第七轮迁徙时,粒子物理学家证实了一种粒子的存在,就是你在资料中提到的穿透性极强的中微子。
中微子被证实存在,也进一步完善了天文学家建造的恒星演化的模型。
通过观测之后,天文学家进一步确认,参宿四在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其核心的核反应最为剧烈,这时候,也是它释放中微子最多的时候。
在第九轮迁徙时,生物学家与粒子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噬硅体’表现出的特性,与参宿四产生的中微子有关。
在第十四轮迁徙时,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噬硅体’的生物核反应,找到了天文学家宇宙模型中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在第十五轮迁徙时,第一枚电火箭试射成功。
在第十六轮迁徙时,第一颗卫星顺利进入了同步轨道。
之后,还有许多‘第一’不断产生,对硅基人社会来说,正是这些意义重大的‘第一’,让他们一步步地接近着自己的目标离开第一行星。
但随着恒星演化模型的完善,他们发现,离开第一行星还远远不够。
参宿四会以剧烈的方式终结一生。
他们,需要离开参宿四恒星系。
在天体物理学家的演化模型中,参宿四第一次膨胀,直径会从1膨胀到2,收缩时,直径会从2收缩到1,第二次膨胀时,它会从1膨胀到3,然后从3收缩到2,然后再从2开始膨胀,总之,它虽然会在膨胀与收缩之间循环,但它也会越来越大。所以,第一行星迟早有一天会被吞没。想要活下去,最终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是离开第一行星。
如此,就必须要发展航天。
而发展航天,自然是距离地表越近越好。
在非常深的地下费力挖掘建造相对安逸的生活环境,显然南辕北辙。
【二是】早先在极夜地区地下的无人钻探器,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硅基生命,这种生命对硅基人有益还是有害,还不清楚。
最终,硅基人社会权衡利弊之后,在大方向上选择了‘迁徙’。
在你发来的资料中,有提到一种沿纬度季节迁移的鸟,称为‘候鸟’,硅基人也一样,在参宿四脱离主序阶段、进入膨胀收缩循环的阶段后,第一行星的硅基人,就变成了‘候人’,只不过,是沿经度。
在经过了数轮迁徙之后,硅基人社会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模式。
在第四轮迁徙之后,他们在极夜地表上成功建造了第一座‘永久居住地’。虽然规模不大,仅能够维持三个硅基人的日常生活,但这也是一个里程碑。之后,在极夜地区的地表之上,各种设施建筑陆续拔地而起,航天发射塔、望远镜、信号塔、甚至是小型粒子对撞机等等等等。
在第五轮迁徙时,硅基人社会的生物学家总算是亲眼见到了被钻探器带回来的一只**生存在极夜地区地下的那种硅基生命的**,经过研究,他们彻底确定了它的生存方式。
这种微型生物耐低温,不耐高温(这里的高温,是相对硅基人来说的)。它的生命活动异常缓慢,主要依靠的是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维持生命。
它会把岩石中的硅,变为铁。
我这里就给它起名为‘噬硅体’吧。
而且,生物学家还发现一个规律,在参宿四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噬硅体‘消硅产铁’的效率会有所提升。
在第七轮迁徙时,粒子物理学家证实了一种粒子的存在,就是你在资料中提到的穿透性极强的中微子。
中微子被证实存在,也进一步完善了天文学家建造的恒星演化的模型。
通过观测之后,天文学家进一步确认,参宿四在收缩至最小、即将再度膨胀的时候,其核心的核反应最为剧烈,这时候,也是它释放中微子最多的时候。
在第九轮迁徙时,生物学家与粒子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噬硅体’表现出的特性,与参宿四产生的中微子有关。
在第十四轮迁徙时,天体物理学家通过‘噬硅体’的生物核反应,找到了天文学家宇宙模型中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在第十五轮迁徙时,第一枚电火箭试射成功。
在第十六轮迁徙时,第一颗卫星顺利进入了同步轨道。
之后,还有许多‘第一’不断产生,对硅基人社会来说,正是这些意义重大的‘第一’,让他们一步步地接近着自己的目标离开第一行星。
但随着恒星演化模型的完善,他们发现,离开第一行星还远远不够。
参宿四会以剧烈的方式终结一生。
他们,需要离开参宿四恒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