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章 色魔死已(2/2)
《神龙斩》作者:动感道人 2019-12-30 05:48
期就有人服食丹药,先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曹cao的义子)带头服用“五石散”,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社会上“服石”之风盛行。由于“五石散”中主要成份为砷制剂,服后混身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tuo,所以社会上就又流行起宽肥的服装,甚至有人索性躲在竹林中,tuo光了衣服混日子,还被誉为高士。后来炼丹家们进一步又炼出了升华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只要服用一刀圭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就这样,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果不是中毒就是病死亡,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吸毒潮,所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可以与今日的吸毒热相比。所以在当时的古诗中就有“服石求神仙,多为药所误”批评了此事。但尽管如此也未能因此而仃止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在唐代,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由于皇帝们几乎个个都崇信炼丹术,因而王公贵族也都纷纷效仿去炼丹服药,许多名士文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这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风气。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说明了当代的这些大名士们炼丹服食之的后果,而热衷于炼丹的白居易晚年也因此而感到茫然若失。
炼丹家们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确实取得很大的成绩,他们曾经成批生产过黄se的合金和白色的合金。其中就有黄铜(锌铜合金)、白铜(镍铜合金)、砷白铜(砷铜合金)、白锡银(砷锡合金)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汞合金。这本是炼丹家的成果。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时期,竟被一些江湖骗子所利用来作为诈骗钱财的手段。这类骗局在旧和笔记中有不少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社会名士马二先生在杭州路过丁仙洞,碰见一位白须过脐、飘然有神仙之表的老者,自称姓洪名憨仙。洪憨仙对马二先生说:“若要财,何不问我!”于是马二先生接受了洪憨仙给的几块“黑煤”回去烧炼,竟然真的炼成银子。于是马二先生认为这次遇到了活神仙,就一口答应与洪憨仙认作表兄弟,与洪憨仙一起到胡尚书的三公子家中去为他作证,请胡三公子出本钱来“烧银”。谁知洪憨仙在这时突然得急病死了,他的家属告诉马二先生说洪憨仙不是仙人,而是个骗子,那“黑煤”本来就是涂黑了的银子,给马二先生点好处,使他信以为真,从而去帮洪憨仙去作伪证,来诓骗胡三公子的钱财。马二先生了解了真情之后觉得大丢脸面。
3炼丹术的兴衰
《儒林外史》讲的是明朝时候的事,几乎与此同时,在欧洲也有着同类的炼金术骗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家乔叟(g.chaucer,~1343—14oo年)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就讲述了一个炼金术的骗局:在英国有一个教士,遇到一个僧侣,僧侣让教士准备好二三两水银,取一两放在罐子里用炭火烧炼,并把火炭一直堆高到罐子口上面。趁教士不注意,僧侣从自己身上mo出一块炭放在罐子口上,这块炭是事先在中心挖了一个洞,洞中预先装上了一两银粉,并且用蜡把口封闭。当然,这块炭在罐口上烧着后,银粉就很快落入罐内,与水银熔炼在一起,倾倒在模具中就凝成为一块银锭。接着僧侣又再次表演,让教士再放一两水银在罐中烧炼,这次僧侣拿出一根棍子在罐子口上拨弄炭火,原来棍子头上也是中空的,里面装有银粉并用蜡封闭。在用棍子拨弄炭火时蜡融了,银粉就又掉到罐子里去了,这样就又炼出来一块银子。僧侣让教士把炼出来的银子拿到市场上请银匠检定,证明这确实是真的银子。这时教士就更加信以为真了,于是就花了极大的价钱向僧士买下了秘方。僧士把钱财骗到手后就溜掉了,可是倒霉的教士尝试用那秘方作银子却什么也作不出来,只落得倾家荡产。
要指出,这些骗局都是在中世纪生的,当时现代科学还没有建立,人们也不知道在一般的情况下元素是不能转化的,所以很容易被花言巧语和神奇表演所迷惑从而受骗上当。然而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相信点金术就难以理解了,可是就在二十世纪3o年代,科学达的德国就出现过两起这类的骗案。
一个骗子名叫弗兰茨?陶森,本是个补锅匠,1925年,他宣称将铅和锡在一起熔炼就可以造出黄金来,他又通过关系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名将恩利希?鲁道夫将军去兜售他的明,鲁道夫派遣他的义子去调查后,居然信以为真,甚至把解决德国战争赔款的希望都寄托在陶森的明上。于是,鲁道夫就动员他在军界的老相识和贵族们筹集资金,在1927年成立了一个以陶森为经理的炼金公司。公司还规定,利润的75(百分号)归鲁道夫、2o(百分号)是其他投资者的红利、陶森只拿5(百分号)。就这样陶森得到了巨额投资成立了炼金公司,开始时他真的按期给股东们分了红利,以向社会表示他的公司确实是做成金子并了财。实际上陶森什么也没做,只是拿投资的一部分当红利往回分而已,其目的是引you更多的人来投资。等骗到手更巨额的投资后,陶森就带着12?5万英镑巨款跑到了意大利,买下了两座城堡,过起了豪华的生活。投资者们怀疑了,经过调查后现了这是个大骗局。1931年,陶森被捕并引渡回德国,以诈骗罪判处3年零8个月的刑。
另一个德国骗子名叫海因利希?科萨根,他宣称不仅能从砂子里面提炼出黄金,甚至还能提炼出金属铀来。他在实验室中举办演示会,投资者们亲眼看到科萨根把烧瓶里的砂子与水混合在一起,再通上电,然后就可以得到黄金。科萨根靠了表演,大约骗到手1万英镑投资。美国有一个百万富翁甚至肯出价5万美元买他的技术。最后这个骗局被揭穿了,原来烧瓶装的砂子中早已搀上了金粉,当然会炼出金子了。193o年,科萨根被送上法庭,判了18个月的徒刑。
在我国现时有没有类似的骗局呢?不能说没有。市面上兜售各种各样的假金佛、假金制品的骗局经常生。而近年来最突出的就是王洪成的“水变油”骗局,其实质和炼金术骗局一样。“点铜成金、指水成油”这些都是古代炼丹家们所追求的,但是实际上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都需要在普通的条件下实现元素的转化,水变油就需要把氧变成碳,这决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而“水变油”所用的各种欺骗手法,我们倒是可以由上述的炼金术骗局中找到不少共同的一脉相传之处。
炼丹的理论基础,是术士们对生命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这五部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死士,是因于内气绝神散,于外血尽躯朽,所以,服用丹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肌体免于衰老、伤残。黄金,千年不朽,百炼不化,自然成为了术士的选。东晋术士葛洪说:“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炼人身ti,令人不老不死”;另一方面,炼丹家的思想受黄老的影响较大,因而他们把长存人间,永不死亡的境界同羽化成仙,飞升太空的境界一并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那些见火升华,去质轻化的物质,在他们看来是灵异之物,服用这些药用的人可以染上灵气,换骨轻身,遨游宇宙,这样,以丹砂、水银为代表的另一类物质进入了方士的视野,因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它“细理红润,积转愈久,变化愈妙,能飞能粉,能jing能雪,能拒炎,能化水,销之可以不耗,埋之可以不坏。”可见,丹砂被认为是很有灵气的。
总之,方士们把长生不死和羽化飞升联系在一起,把金石草术的坚实与柔脆和人身ti质的健壮与虚弱,生命的长寿与短暂联系在一起,虽然这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这毕竟为古代术士选择丹药的原料打下了基础,他们要把金丹的抗蚀性与升华性移植入人体。
有了原料,就需要处理这些原料的,从历史上看,方士们对炼丹的方法及理论一开始是比较模糊的,只有一个总的原则,终于到了东汉,一位叫魏伯阳的术士成为了炼丹术的立法者,他写成关于炼丹的纯理论性著作《周易参同契》,第一次把《周易》的阴阳学理论用于阐释炼丹术,他提出了炼丹要讲究药物的“阴阳相合”,注意配搭,否则就不可能制造出真正有益的丹药。正是由于魏伯阳的贡献,唐代的方士们才可能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把各种矿物分成了阴药和阳药两大类,提出理解和运用阳药和阴药间的两xingjiao媾,消长变化,彼此共济和相互制约是掌握炼丹原理的关键。
神器大全
中国的十种上古神器传说东皇钟天界之门
下落不明,力量不明。一般传闻它是天界之门,但据天山石窟中诸神时代残留之古老壁文记载:东皇钟乃十大神器力量之,足以毁天灭地、吞噬诸天。
伏羲琴netbsp;伏羲以玉石加天丝所制出之乐器,泛著温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宁静祥和,据说拥有能支配万物心灵之神秘力量。
轩辕剑最强力量
黄金色之千年古剑,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予轩辕黄帝击败蚩尤之旷世神剑。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
神农鼎熬炼仙药
古称造世鼎,上古时代神农氏为苍生遍尝百草,也为后世奠定医学基础。神农昔日炼制百药之古鼎,正因积聚千年来无数灵药之气,据说能炼出天界诸神亦无法轻得之旷世神药,并隐藏其他神秘之力量。
盘古斧穿梭太虚
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晦黯,遂拿一巨大之斧劈开天与地,自此才有我们之世界。此斧拥有分天开地、穿梭太虚之力,威力不下轩辕剑。
崆峒印不老泉源
崆峒海上不死龙族的护守神器,其上刻塑有五方天帝形貌,并有玉龙盘绕。自古相传得到它的人,就能拥有天下,也有人传说它能让人不老不死。自古许多方士纷纷出海找寻此印,但最后都只是踏上不归之路。
炼妖壶炼化万物
古称九黎壶,乃上古异宝之一。拥有不可思议之力,据说能造就一切万物,也有惊人之毁坏力量。内部有著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
昆仑镜时光穿梭
仙人故乡昆仑山中的昆仑天宫中,传说有一面神镜,拥有自由穿梭时空之力。但在一次仙人之盛会中,神镜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昊天塔吸星换月
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一切妖魔邪道,必要时仙神也可以降服;但后因不明原因而下落不明,无人知晓其下落。
女娲石复活再生
人类之母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并帮人族收伏许多妖魔,自古为神州人民景仰。相传女娲曾为了救自己病故之爱女,将自己万年修为贯注于一颗昔日补天所余的五彩玉石上,自此该灵石就具有特别之力。
日本的三大神器
草剃之剑:热田神宫门前
八尺琼之勾玉:热田神宫内
八咫之镜:伊势神宫
草剃之剑
相传是海原之神建须佐之男因促使身为姊姊同时为最高神天照大帝躲进天岩户,被从高天原驱逐至云国。
一天建须佐之男看到河里有对筷子,心想附近一定有户人家。于是他找当地村民探访。走到一户有对老夫妇在女儿栉名田姬哭泣。建须佐之男问之,原来是八岐大蛇要求食物,那大蛇是每年都吃他们一个女儿,到今已经没有女孩再去供奉了,只好连最后一个女孩作祭品了。
原来建须佐之男竟爱上栉名田姬,因此他决定把大蛇消灭。先他把栉名田姬梳子变成女孩子,之后命人把围栏做了八个入口和高台,而台上放上几个烈酒的容器。
于此时,其八岐大蛇果如老翁之言现来.其来之状惊人,一时大地鸣动,血红之目珠具明,视其所闪耀光辉,令人深惧.
八岐大蛇见八盐折酒,遂垂其之八,埋入槽中饮其酒.而方其八酒槽内之烈酒,皆为该大蛇所饮尽之时,其八岐大蛇便为酣,是以醉其酒而伏身寝.建须佐之男见状,即立拔其所配腰间十拳剑,以此天十握剑切斩八岐大蛇.将其大蛇之八者一一具为砍下,其后,又切散八岐大蛇之躯,捣作肉之酱状.是时八岐大蛇之血流染,其肥河之水因是具为鲜红而流.
然而,方建须佐之男斩其八岐大蛇之蛇尾时,其所配御天十握剑之刃,竟生瑕疵.建须佐之男觉怪,思其中必有蹊窍在,便以其剑之锋,对其蛇尾剖割,在其蛇尾之中,现都牟刈之大刀.故,建须佐之男命取出此大刀,细为端详,思此刀者奇刀也,遂将此事上告天照,并献此刀于天照大御神也.而其都牟刈之大刀者,是为今之所谓天丛云剑.亦其刀者,是其后日本武尊倭建命所持,草那艺之剑(草剃剑)也。
八尺琼勾玉
这块勾玉相传是天皇妹妹——委姬拥有,当时勾玉作为神石被收藏的。直至天皇派出儿子——武尊征东国时,委姬担心侄儿安危,便假传圣旨把草剃之剑赐给武尊,又把更神石给他旁身。
本来是平安无事,但完成任务回到大和国时,他叔父yu夺皇位,便说武尊作反来杀之。结果当武尊被困死之际时,他取出神石,将其石磨擦后得火焰tuo困。而那石是饰物而已,部分动画如魔神英雄传出现这般东西。
八咫之镜
在日本众神中最高是大神天照。相传天照帝是中性(没有分nan女之神),一次因被人类戏弄,一怒之下躲在山洞内,以千斤巨石封闭自己。由于他是太阳神,所以大地突然漆黑一片、冰冷起来和寸草不生,众神知道闯祸了,只好开野火舞会派对。天照神听到其声,忍不住把石门打开,原来众神早已预备八咫之镜举近天照,以其镜反射天照身上之光,大地回复光明。
由于八咫之镜沐浴过天照神之灵光,所以镜子成为神器之一,八咫之意是以八支强光围绕镜身,其形象是龟和水鱼般样子。
西方神话中的神器
“圣杯”(sangrea1):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圣杯”就是耶稣受难时用来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据说如果喝下盛于“圣杯”中的水,即可返老还童得到永生,而来自于丹?布朗《达?芬奇的密码》一书中则对“圣杯”的含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这也是目前对于“圣杯”最新的解释,,“圣杯”并不是意指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使用的杯子,而是隐喻耶稣的配偶,象征著神圣的女神。
“太阳神的纹章”(amon’’semb1em):在古埃及人眼中,圣金龟(圣甲虫)是太阳神在清晨的化身,圣金龟把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古埃及人认为圣金龟滚出了太阳,并置与空中,圣金龟在球上产卵,又意味著多产、生命和再生,“太阳神的纹章”正是一枚刻有圣金龟的纹章,象征著创造与再生之意。
“所罗门王的宝藏”(kingso1omon’’smines):所罗门是《旧约》有关基督的所有表记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所罗门王也就是以色列的国王,据说所罗门王拥有人的睿智和智慧,他统治以色列时,政治修明、民生安宁,以色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而所罗门王囤积的大量的财富也成为了冒险者们追寻的目标,《圣经》曾这样形容所罗门王的财富,“他使耶路撒冷的银子多如石头,香柏木多如桑树”,“所罗门王的宝藏”暗号所特指的关键词是“财富”。
“王者之剑”(exca1ibur):英国最具传奇性的不列颠之王亚瑟王所使用的宝剑,“exca1ibur”一词在古塞尔特语中有“断钢”之意。有关于该剑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该剑是亚瑟王从石头中抽出,但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亚瑟王在战斗中折断了佩剑,在魔法师梅林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湖畔,湖中的jing灵阿瓦隆为其打造了这把剑锷由黄金所铸造,剑柄镶嵌有黄金宝石,银色的锋刃上反映著淡绿色的光芒,这柄剑以长大厚重为主,豪华的装饰则显示出王家风范,自此,这柄象征著英雄之力的神剑伴随著亚瑟王所向披靡,直至到其败亡的卡姆兰之战后,“王者之剑”才又回到了湖中jing灵的手中,永远消失在那静谧湖水深处。
“朗基努斯之枪”(spearof1onginus):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一位名叫“朗基努斯”的战士用枪刺伤了他的侧腹,耶稣的血滴入了朗基努斯的眼睛,朗基努斯在瞬间被感化,于是他放弃了战士的身份,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僧侣,并拥有了行使神迹的能力,后来他被追认为圣徒,称为“圣朗基努斯”。“朗基努斯之枪”是传说中唯一伤害过神之子的武器,该枪也因刺伤耶稣的战士之名而命名,此枪又被称为“命运之枪”或“圣枪”。曾有传说,如果同时拥有“圣杯”和“圣枪”的人就是上帝所挑选的能够统治世界的人,意即“朗基努斯之枪”能够给予持有者以“胜利”。行气亦称炼气、食气、服气。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道教十分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
“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认为:“元气,阳也,主生,自然而化,阴也,主养凡物。”1《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认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2由此道教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气法。这套行气法也是对古代方士行气的继承和展。现存战国时的石刻文《行气玉佩铭》记载了古代方士的行气法,郭沫若用今天通用的文字译述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顺则生,逆则死。”并指出:
“这是古人所说的‘道引’,今人所说的气功。”3《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⑷可证战国时代,确实有这一派讲究气功的养生家。蒙文通先生在《晚周仙道分三派考》中认为:古之仙道,大别为三,即行气、药饵、宝jing其中以王乔、赤松为代表的行气派“于古为最显”。⑸道教行气即承此派而来。
《太平经》卷四十二提到“食气”,认为:“夫人,天且使其和调气,必先食气;故上士将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气,是且与元气合。”6此所谓调气、食气即早期道教的行气法。到晋代,道教对行气的论述愈益增多。《抱朴子内篇至理》论行气的功用时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吴越有jin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不染”。⑺《抱朴子内篇释滞》也说:“yu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jing行气,服一大药便足”;“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jin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ke,或可以延年命。”⑻《释滞》篇还讲了行气的具体方法、行气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它说:行气的大要在于胎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yu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放于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行气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行气大要,不yu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强气难闭。又jin恚怒,多恚怒则气乱”。⑼魏晋至隋唐,是道教行气术最盛行的时期,出了许多著名气功家,创造了许多行气法。仅《云笈七签》即用了七卷的篇幅收载宋以前诸家气法,加上《道藏》的其他气法书,数量甚多。现择数种略述于后,以见一斑:
(一)陶弘景六字诀。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云:“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yu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yu嘘呬”;“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吸二气出之。肺脏病者,xiong膈胀满,嘘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痛,忧愁不乐,呵气出之。……此即愈病长生要术也。”⑽这是道教以疗病为目的的行气法,且种类甚多。
(二)龟鳖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三十四载此法为:“以农复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微鼻出气,愈塞不通,反两手据膝上,仰头,像鳖取气,致元气至丹田。……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血脉气各流其根,闭巨阳之气,使阴不溢信明,皆利阴阳之道也。”⑾这是模仿动物的行气法。另外还有虾蟆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等。
(三)服元气。《云笈七签》卷五十八《尹真人服元气术》云:“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ke,不饥ke盖神人矣。”12同卷《服元气法》云:“服元气于气海,气海者是受气之初,传形之始,当脐下三寸是也。……气海者与肾相连,属于癸水,水归于海,故名气海。气以水为母,水为阴,阴不能独生成,必以阳相配。心属南方丙丁火,是盛阳之主。既知气海,以心守之,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是以化为云雾,蒸熏百骸九窍,无所不达,亦能为津液如甘雨,以润草木,正气流行,他气自匿。”⒀卷六十《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行气诀》云:“每三连咽,即存下丹田,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入泥丸,熏蒸诸宫,……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荣气荡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无疾。则复调之……如前闭气鼓咽至三十六息,谓之小成。……至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谓之大胎息。”⒁这是与存思结合的行气法。
(四)墨子闭气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五十九载:“长生之道,唯在行气。……行气名炼气,一名长息。其法:正偃卧,握固,漱口咽之,三日,行气,鼻但纳气,口但出气,……
初为之时入五息已一息可吐也,每口吐气yu止,辄一咽之,乃复鼻内气,……凡内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⒂道教行气法即今日之所谓气功,其内容十分丰富。实践证明,经初步整理后,推广于社会,确有治病健身的效果。今后进一步加以掘整理,将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出贡献。内视又称内观。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洞玄灵宝定观经》说:“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1即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以灭动心。
此术早见于《太平经》。《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2《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jing神者,非也。”3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jing神”。⑷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⑸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进一步展。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6《遐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法:“坐常yu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yu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jing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轩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⑻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⑼对此,《太上老君内观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jin也,一身之主,jin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⑽这里,道教的内观修心已引进了佛教义理,颇具理论色彩,由此“内观形容”的内视术即演变为“静神定心”的修心术,当是此术的高层境界。法器是科仪中的用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供布置科仪坛场之用的幡等物,另一类是科仪过程中使用的法尺、法剑和九节杖等。《道书援神契》和《上清灵宝**》等书,屡有记述其制作和要义。
幡道教“建斋之始,近斋坛空隙地,立长竿,预期扬幡,启闻穹厚,普告万灵”,使得“显幽共睹,鬼神遥瞻”。1幡的种类很多,据《灵宝无量度人上经**》称,有引魂明光之幡、接魂洞照之幡、威灵拔度之幡。玉皇赦罪之幡等二十四种。2但据南宋道士金允中称,古幡仅二种,即迁神和回耀。迁神宝幡以“绛缯七尺或四十九尺,造幡一,以朱砂雌黄合研,书日月斗形于幡,书幡名于幡身,左手书三天内讳,右手书三天隐讳。亡魂睹此则得罪障解tuo,神迁南宫”。回耀灵幡以“白素黄缯,造幡长二十四尺或四十九尺,幡身书青玄全号。左足书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幡。右足书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左手书茫茫酆都中云云,右手书功德金色光云云。以长竿悬于坛下,任风吹扬,十方幽魂,睹此灵幡,一念皈依,则夙生罪障,应时消灭,以至尘劳大罪,皆得原除,上生南宫,地狱开泰,死魂更生”。3但是明代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认为“世制之幡,皆以荷叶为顶,莲花为坠,鄙亦甚矣”,因此,朱权“更其古制,幡顶用桐梓之木为之,上用日月星辰云霞,内画天尊于二,以表天也。幡腹书天帝之名,脚俱用龙凤。两边带取象于手,皆以云龙飞凤为副之,取象于人也。坠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五岳四渎,取象于地也”。⑷不过,此幡的制作并未流传于后。
法尺古人祓除不祥,用桃枝。传说后羿死于桃棒,所以后世驱鬼均用桃木长枝,称法尺。
法剑古之学道者,都有好剑随身。因为宝剑难于铸造,剑身如流矢,故传有神异。唐齐己《古剑歌》云:“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⑸《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介绍作大剑之法,要“斋戒百日,乃使锻人用七月庚申日、八月辛酉日,用好铤若快铁,作jing利剑。镮圆二寸六分,柄长一尺一寸七分,剑刃长二尺四寸七分,合长三尺九寸”。剑身左右面和镮背上均以金银镂字,要求“此剑恒置所卧床头上栉被褥之间,使常不离身以自远也”。眠卧之时,要祝呼剑之名字,则“神金晖灵,使役百jing,令我长生,百邪不害,天地相倾”。6道教科仪中常用法剑召遣神将。
九节杖亦称策杖。《洞玄灵宝道学科仪》称:“凡是道学,当知九节杖,辅老救危,各有名字,不可不知。”⑺九节各以星为名,其顺序为太皇星、荧惑星、角星、衡星、张星、营室星、镇星、东井星、拘星等。《上清灵宝**》载有九节杖制作之法,并称:“须择名山福地、净域灵墟,用吉日取向南净竹一枝,长五尺五寸,通有九节者,奉安净所,选甲午、丙午、丁卯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将竹第一节左微曲一曲、右微曲一曲,于第三节下四面开四窍,纳以四岳内名,于顶中开一亢,安中岳内名。又实以灵书中篇,各以蜡封固,或专意佩持修用者,则用五帝符入杖中。以黄纹之缯作袋用,长短小大仅可容杖。”在科仪中使用九节杖时,于第二节下悬一小黄幡,长七寸,幡上书十方救苦天尊号及十方玄化符。平时佩受,则去幡。九节杖的功用是“以杖指天,天神设礼;以杖指地,地祇侍迎;指东北方,万鬼束形”。⑻现代道教九幽灯仪,即以九节杖作为召请天尊和破狱之用。
手炉古人灌献之礼用圭瓒。瓒之形如盘,柄像圭。盛酒其中,执瓒则不执圭。道教科仪中多有炉一项,道士执手炉,内不盛酒而燃香。执炉时则不执简,以行朝礼。
简俗称朝板,有竹制、木制、象牙制等多种。道士在科仪中执之,以行朝礼。其仪法源自古礼,古之公侯皆执圭朝谒,《周礼》有桓圭、信圭、躬圭等说。
令牌即古人之虎符。古军队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道士在科仪中用令牌画符或击桌喝白以召天将,即沿用古制。
印科仪中的章表奏申、关牒符檄,都要用印。印者信也,因也。《上清灵宝》称:“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唯见于修真炼本,以致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于是出法以救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⑼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区分巴蜀为二十四治时,传称张陵就有印,其文作“阳平治都功印”,其功用类似于衙门公印。随着道教的展,“印,则各有师传者,yu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于是,印的种类和内容遂趋多样。金允中《上清灵宝》称,印分为通章印,“以此印通诚祖师也”;神虎总印“七玉女之名也,用以印召魂幡而已”;黄神印和越章印“用以布气治病之间而已”;“灵宝**师印”,其文为天章云篆,六字不可皆识,合经二寸五分周尺,灵宝之斋执法之用。⑽炼度是度亡灵的黄箓类科仪的一种。炼,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就是修斋行道,拔度幽魂。
炼度要旨《灵宝玉鉴》卷三十八《炼度更生门》对炼度的要旨有一个完整的说明:“灵宝,有受炼更生之道,外则置设水火,内则jiao媾坎离,九气以生其神,五芽以寓其气,合三光而明景,周十转以回灵,亦各依其本法而然耳。然必以妙无真阳之气,以具无质之质,以全真中之真,成此圣胎法身,蜕然神化,出于二气五行之外,不生不灭之表者,实由夫即身之妙也。苟达即身之妙,则自然成真矣,在得鱼而后忘筌可也。况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故炼形合气,炼气合神,炼神合虚,则唯道为神,形同太虚矣。
所谓金液炼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是也。其炼度更生之道,确乎无以议焉。”1意思是,炼度科仪是灵宝斋法的一种,炼度醮坛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亡魂被召来后通过水池和火沼中的交炼,以涤除秽垢,内外莹彻,百骸流光,婴成升仙。所谓“内则jiao媾坎离”,指的是行仪法师的内炼,《太极祭炼内法》指出:“炼度是炼自己造化,以度幽魂。未能炼神,安能度鬼。全仗真心内事,其符其咒乃寓我之造化耳。”2所谓“即身之妙”,指的是生者行持之士,内炼jiao媾坎离,通过炼形合气,炼气合神,炼神合虚,与道合真,以生者之妙无真阳之气,度化亡魂,使亡魂具无质之质,全真中之真,炼成圣胎法身,度化自然成真,达到以生度死,以己度人的目的。
炼度源流明永乐四年(14o6),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太极祭炼内法序》中称:“炼度魂爽,犹为灵宝之要,而炼度之简捷,犹以祭炼事略而功博,自仙公葛真君藏其教,位证仙品。”3意即炼度是重要的灵宝斋法,祭炼是炼度的一种,简便可行,它是由葛仙公(葛玄)创立,他也因此而得道升仙。宋明之间道教文献大多认定炼度仪是由葛玄传法于后的。
北宋郑所南(1241~1318)在《太极祭炼内法》卷下说到葛仙公在若耶山“jing思jing处”,使天上三真人感应而降,授以《法轮经》,“开阐仙公济度幽真之心”,称“今天台山桐柏观侧有法轮观,正仙公祭炼古迹”,并且说到,当时“或云有大威鬼王稽长跪,谓仙公度鬼八十万数,皆得受生,三年之后,位证大仙,后仙公上升,留祭鬼径于冲虚靖坛,今竟莫考”。郑所南曾经查考了葛玄的传记,无可奈地称“葛玄传所纪甚多,却不载祭炼感应事”。⑷因此,可以推测炼度仪是灵宝派道士编成的科仪,只是托古称由葛玄所创。灵宝派早期经典《度人经》有云:“死魂受炼,仙化**。”但是,唐代以前,死魂之受炼,只是指死魂受到神灵的炼化。北齐严东注称:“南宫者,长生之宫也,度命君治在其中,讳吁员。得入南宫之中,吁员即炼度朽骸,生童即灌其生津,著生契于四极,给自然之羽童。生童者,日中灵童也。”唐薛幽栖注则称:
“死魂举度于南宫,则以流火之膏,炼其鬼质,从兹改化,便得仙也。”⑸因此,古灵宝法中并无以生度死之意。
一般认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明《道藏》收有杜光庭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黄箓斋仪》(五十八卷)等斋仪著作约十九种,经查考,在这些著作中,却并无炼度仪的记载。但是,在北宋末年出现了郑所南关于炼度的专著《太极祭炼内法》。同时,南宋时期编纂的几部斋醮仪范总集,都有关于炼度仪的专篇,例如由宁全真授、林灵真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三百二十卷,关于炼度仪轨的记载就有二十多处。其中,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有“开度通用”的炼度醮仪,卷八十有“生神开度斋用”的炼度醮仪,卷八十一有“生神开度斋用”的炼度仪,卷九十五有“青玄黄箓斋用”的炼度醮仪,卷一百六有“明真斋用”的炼度仪,卷一百十四有“迁拔道场用”的太极心法祭炼仪,卷一百三十有“度星斋用”的经法炼度仪,卷二百六十三至二百六十五有炼度品,等等。6另外,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灵宝**》六十六卷和金允中编的《上清灵宝》四十五卷,也有大量关于炼度仪轨的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在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炼度仪已广泛流传于南宋政权控制的地区内。从这些记载来看,炼度仪似乎并非一时一地一人所创,各种炼度仪式程序和召请神将也或有异同。值得注意的是,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卷三十七称:“炼度之仪,古法来(应作未─引者注)立,虽盛于近世,然自古经诰之中,修真之士莫不服符请气,内炼身神,故刘混康先生谓生人服之可以炼神,而鬼魂得之亦可度化,是炼度之本意也。混康,即宋朝三茅山宗师观妙冲和先生,乃华阳道士。大观二年(11o8)再赴,解化于阙下,是以炼度之符莫**师自炼度之法。”⑺金允中以推侧的语气提出炼度之符出自刘混康之手,但现存有关刘混康的史料,并无刘混康参与炼度仪编撰演习的细节。不过,金允中相距刘混康为时不远,因此,刘混康可能对于炼度仪的展有过重要影响。
炼度程式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卷四十四列有南宋末年经过他校订的“炼度”科仪文本,炼度的程式包括:祝香,启闻上帝;焚降真召灵符,高功就座召将吏,存将吏降临,次念五帝真讳收召亡魂,水火交炼,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脏腑生神说戒赞道经师三宝鬼神十戒,九真妙戒,举奉戒颂读符告简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桥焚燎,举三清乐,等等。⑻其**部分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炼”。据《杭俗遗风》载:“道士度道场,法师于寒林台前,画符掐诀。
由一道士以竹梢挂纸旛一,持向法师。法师于寒林台前,列水火盆各一,以竹梢纸旛烧去,然后一抖,则更出一,再烧再抖,左右向水火盆作四五度后,随后抖出数十丈长白纸一条,供于正荐桌上,名曰水火炼度。”⑼这一记载显示该仪的特色是设有“水火盆各一”。
水盆,即水池。火盆,即火沼。据王契真《上清灵宝》卷五十九称:“火池用圆炉盛真火,水池用方器盛真水。
立水池、火沼二牌。火池用绯旛,水池用黄旛,五方用五色旛,书五帝符于上。”其中的真水,取自拂晓时“东井中,人未汲者”,经焚请水符后,在烛光下,汲水入净器内,即是真水。真火是在正午时,“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火着后,焚请火符,引火烧炭,即是真火。⑽各种炼度仪的异同从南宋末年到明代,炼度仪式种类明显增多。明代编成的《灵宝无量度人上经》汇集了多种炼度仪式,诸如:三光炼度、南昌炼度、灵宝炼度、混元阴炼和九炼生尸,等等。现存的全真道派仪范总集《广成仪制》中还有“九天炼度”、“九天生神”、“玉清炼度返生玉符”、“铁罐斛食”等。但这些仪式的程式,主干部分大致相同。
各种炼度仪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仪式召请的神将有所不同,对于亡魂再生形质的构想有所不同,并因此使之具有不同特点。三光炼度的三光指日月星。请召的神灵有太阳日君、太阴月君和南昌朱宫的炼度官将等。认为“元始开图,本自然之一气;朱陵度命,法总出于三天”,亡魂经过水火交炼,就可以“炼三气于三光,视九阳于九道,魂魄宫阙,耳目jing神,当从此更生,使神迁而受化”。⑾南昌炼度的南昌即南昌受炼司,神仙世界中主管炼度亡魂的机构。白玉蟾称:“南昌宫所摄二宫,一曰上宫,一曰下宫。上宫主受炼司事,下宫主受度司也。”12召请神灵除三清等外,主要是南宫炼度真人、南宫朱陵上帝、开光尊神、火府高尊、水宫仙圣、炼度司主宰等。认为亡魂经过水火交炼后,摄召五方五帝之气,即:东方青帝(青气)护魂,南方赤帝(赤气)养气,西方白帝(白气)侍魄,北方黑帝(黑气)通血,中央轩辕黄帝(黄气)中主,就可以“五回三转,气通太灵”,“九孔纳冥,解tuo本形”。⒀灵宝炼度召请的同于南昌炼度,但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在亡魂经水火交炼后,焚化十二经络符,摄召十二气,即一气生肾,二气生心,三气生肝,四气生肺,五气生脾,六气生膀胱,七气生小肠,八气生胆,九气生大肠,十气生胃,十一气生三焦,十二气生心胞胳,经十二气炼化,亡魂“五脏六腑,胞胳根元”。另又据人生禀受九天之气的理论,奏请郁单天气降为胞、禅善天气降为胎、梵监天气降具真魂,寂然天气降具魄,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气降化胆,洞玄天气降化腑,灵化天气降明窍,高虚天气降具三部八景之形,无想无结无爱天气降具神,“以阳气为魂,阴气为魄,阴阳既济,形神化生”,“三关五脏,六腑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阁,三万六千关节,根源本始,一时生神。令神布气满,声尚神具,毛生神”。⒁混元阴炼的混元是元气之始的意思,指“混元合气,聚而合灵。三元九数,周分十二。在天,则十二宫;分野在人,则十二经络脏腑,以应六阴六阳,表里化生成形也”。⒂以茭草作人形,穿上亡者死时衣样,引于炼度坛下。经水火交炼后,焚十二经络符和十二大将军真形符,称“一气生肾,六元运阳化阴大将军杨文光;二气生心,七变混景大将军丁忠”,等等,并给付焚化“保举升天合同大券”,以“使骨肉同飞,过度天门”。⒃紫皇炼度的紫皇当是紫微之尊称,即玄天上帝。召请的神灵,除主神玄天紫皇上帝外,同于灵宝炼度。根据十二气混元能生十二经络的理论,亡魂经水火交炼后,焚化十二经络符,召请十二气化生大将军,更生亡魂之肾、膀胱、心、小肠、肝、胆、肺、大肠、脾、胃、三焦和心胞络等,“九天之气生其神,三元之真保其命”,“千和万合,自然成真”。⒄九炼生尸的九指九天,即郁单天、兜率天、不骄天、禅善天、梵辅天、应声天、须延天、高虚天和无想天。“气清高澄,上积阳而成天界。气浊凝宰,下积阴而成地位。二气交降,阴阳相索,冲气凝和,以生人道”。在水火交炼亡魂以后,焚化九天九气自然符,更生亡魂之胎、魂、魄、脏腑等。另有在坛场建立九坛,每坛布九灯,共灯八十一盏,称九天生神灯。每坛各安神水一瓶和九炼符一道,随着科仪进行,按次焚符,“先告九天阳符,生魂生神次告九阴符,以全魄全性,次告灵宝五符,以生万神”等。两种“生炼九尸”仪,均以“九章诵彻,五体生成”为结束。⒅九宫八卦炼度的八卦是《易经》中以阴阳二爻组成的八种基本图形。前人以八卦配八个方位,加上中央,称为九宫。
九宫八卦是术数家在命相、堪舆等广泛使用的概念。台湾地区道教《灵宝炼度宗旨全集》的经文中有“布列朱陵九宫八卦炼度以周受斋主”之语。⒆九宫八卦炼度仪中已无水池、火沼之设,而以《易》学义理派理论为依据,以“坎”为水,以“离”为火,称“濯炼以坎水离火,灌溉以乌jing兔华,必使三景八部整具形神,六府九宫了无塞碍”。九宫八卦炼度也无摄召真气和神灵炼化之程序,称“按卦气而分布,炼魂魄以成形,集三元而道化,使九气以会神”。全仪以诵念和唱赞为主,大为简化。《庄林续道藏》中另有《灵宝炼度宗旨》和日本大渊忍尔编《中国人的宗教仪礼》一书亦收有《无上炼度宗旨科》,它们与元明时期的炼度科仪比较,亦已简化。据载,仪式上设有度桥,孝男要手持“灵炉”和“魂身”,在度桥上反复通过七次以至九次,口中还要说“死魂受炼,炼化”等语。1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炼度已经失去“水火炼度”的原义,而与度桥仪相融合。
各种炼度仪的不同,多与师承系统和流传地区的不同有关。但是大多数仪式的**部分却是相同的,显示了道教教义思想和道教仪式的稳定性。
南宋以来,炼度一直是黄箓斋醮的主要仪式。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六回,为李瓶儿设的五七度亡道场,醮坛名称就是“青玄救苦、颁符告简、五七转经、水火炼度荐扬斋坛”。醮坛门对联的下联“南丹赦罪,净魄受炼而径上朱陵”,都点明五七道场与炼度相关。道场直到晚夕,才行炼度大仪,“大厅棚内搭高座,扎彩桥,安设水池火沼,放摆斛食。
李瓶儿灵位另有几筵帏幕,供献齐整,旁边一魂幡:一红幡,一黄幡,上书:‘制魔保举’,‘受炼南宫’”。《金瓶梅词话》用了近一千四百字篇幅详细描写炼度仪式的过程,细节周详、毫无缺漏。炼度已毕,则“门外化财,焚烧箱库。回来斋功圆满,道众都换了冠服,铺排收卷道像”。1c炼度仪式是明代道教斋仪的压轴戏。炼度仪式结束,一场斋醮仪式也就宣告结束。直到当今,无论是大6本土或港台,在黄箓类道场中炼度仪式皆一仍其旧。)
唐代是炼丹术的全盛时期,几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炼丹,而这些皇帝们也大都死于“长生不老丹”。在唐代,服丹身亡的皇帝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六个,中毒的皇帝还不算。
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由于皇帝们几乎个个都崇信炼丹术,因而王公贵族也都纷纷效仿去炼丹服药,许多名士文人也都去炼丹。例如,李白、白居易等也不例外,这成为上层社会的时髦风气。白居易在晚年有思归诗一:
退之(韩愈)服硫黄,一病讫不痊;
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杜子(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
崔君(崔元亮)夸药力,经冬不衣棉;
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
这说明了当代的这些大名士们炼丹服食之的后果,而热衷于炼丹的白居易晚年也因此而感到茫然若失。
炼丹家们在冶炼合金和制造药物方面确实取得很大的成绩,他们曾经成批生产过黄se的合金和白色的合金。其中就有黄铜(锌铜合金)、白铜(镍铜合金)、砷白铜(砷铜合金)、白锡银(砷锡合金)等等,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汞合金。这本是炼丹家的成果。但是到了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时期,竟被一些江湖骗子所利用来作为诈骗钱财的手段。这类骗局在旧和笔记中有不少的记载。例如在《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马秀才山洞遇神仙”中就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社会名士马二先生在杭州路过丁仙洞,碰见一位白须过脐、飘然有神仙之表的老者,自称姓洪名憨仙。洪憨仙对马二先生说:“若要财,何不问我!”于是马二先生接受了洪憨仙给的几块“黑煤”回去烧炼,竟然真的炼成银子。于是马二先生认为这次遇到了活神仙,就一口答应与洪憨仙认作表兄弟,与洪憨仙一起到胡尚书的三公子家中去为他作证,请胡三公子出本钱来“烧银”。谁知洪憨仙在这时突然得急病死了,他的家属告诉马二先生说洪憨仙不是仙人,而是个骗子,那“黑煤”本来就是涂黑了的银子,给马二先生点好处,使他信以为真,从而去帮洪憨仙去作伪证,来诓骗胡三公子的钱财。马二先生了解了真情之后觉得大丢脸面。
3炼丹术的兴衰
《儒林外史》讲的是明朝时候的事,几乎与此同时,在欧洲也有着同类的炼金术骗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家乔叟(g.chaucer,~1343—14oo年)在他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就讲述了一个炼金术的骗局:在英国有一个教士,遇到一个僧侣,僧侣让教士准备好二三两水银,取一两放在罐子里用炭火烧炼,并把火炭一直堆高到罐子口上面。趁教士不注意,僧侣从自己身上mo出一块炭放在罐子口上,这块炭是事先在中心挖了一个洞,洞中预先装上了一两银粉,并且用蜡把口封闭。当然,这块炭在罐口上烧着后,银粉就很快落入罐内,与水银熔炼在一起,倾倒在模具中就凝成为一块银锭。接着僧侣又再次表演,让教士再放一两水银在罐中烧炼,这次僧侣拿出一根棍子在罐子口上拨弄炭火,原来棍子头上也是中空的,里面装有银粉并用蜡封闭。在用棍子拨弄炭火时蜡融了,银粉就又掉到罐子里去了,这样就又炼出来一块银子。僧侣让教士把炼出来的银子拿到市场上请银匠检定,证明这确实是真的银子。这时教士就更加信以为真了,于是就花了极大的价钱向僧士买下了秘方。僧士把钱财骗到手后就溜掉了,可是倒霉的教士尝试用那秘方作银子却什么也作不出来,只落得倾家荡产。
要指出,这些骗局都是在中世纪生的,当时现代科学还没有建立,人们也不知道在一般的情况下元素是不能转化的,所以很容易被花言巧语和神奇表演所迷惑从而受骗上当。然而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相信点金术就难以理解了,可是就在二十世纪3o年代,科学达的德国就出现过两起这类的骗案。
一个骗子名叫弗兰茨?陶森,本是个补锅匠,1925年,他宣称将铅和锡在一起熔炼就可以造出黄金来,他又通过关系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名将恩利希?鲁道夫将军去兜售他的明,鲁道夫派遣他的义子去调查后,居然信以为真,甚至把解决德国战争赔款的希望都寄托在陶森的明上。于是,鲁道夫就动员他在军界的老相识和贵族们筹集资金,在1927年成立了一个以陶森为经理的炼金公司。公司还规定,利润的75(百分号)归鲁道夫、2o(百分号)是其他投资者的红利、陶森只拿5(百分号)。就这样陶森得到了巨额投资成立了炼金公司,开始时他真的按期给股东们分了红利,以向社会表示他的公司确实是做成金子并了财。实际上陶森什么也没做,只是拿投资的一部分当红利往回分而已,其目的是引you更多的人来投资。等骗到手更巨额的投资后,陶森就带着12?5万英镑巨款跑到了意大利,买下了两座城堡,过起了豪华的生活。投资者们怀疑了,经过调查后现了这是个大骗局。1931年,陶森被捕并引渡回德国,以诈骗罪判处3年零8个月的刑。
另一个德国骗子名叫海因利希?科萨根,他宣称不仅能从砂子里面提炼出黄金,甚至还能提炼出金属铀来。他在实验室中举办演示会,投资者们亲眼看到科萨根把烧瓶里的砂子与水混合在一起,再通上电,然后就可以得到黄金。科萨根靠了表演,大约骗到手1万英镑投资。美国有一个百万富翁甚至肯出价5万美元买他的技术。最后这个骗局被揭穿了,原来烧瓶装的砂子中早已搀上了金粉,当然会炼出金子了。193o年,科萨根被送上法庭,判了18个月的徒刑。
在我国现时有没有类似的骗局呢?不能说没有。市面上兜售各种各样的假金佛、假金制品的骗局经常生。而近年来最突出的就是王洪成的“水变油”骗局,其实质和炼金术骗局一样。“点铜成金、指水成油”这些都是古代炼丹家们所追求的,但是实际上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这都需要在普通的条件下实现元素的转化,水变油就需要把氧变成碳,这决不是简单就能做到的。而“水变油”所用的各种欺骗手法,我们倒是可以由上述的炼金术骗局中找到不少共同的一脉相传之处。
炼丹的理论基础,是术士们对生命诞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这五部的本质的思考、人的死士,是因于内气绝神散,于外血尽躯朽,所以,服用丹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使肌体免于衰老、伤残。黄金,千年不朽,百炼不化,自然成为了术士的选。东晋术士葛洪说:“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炼人身ti,令人不老不死”;另一方面,炼丹家的思想受黄老的影响较大,因而他们把长存人间,永不死亡的境界同羽化成仙,飞升太空的境界一并视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所以,那些见火升华,去质轻化的物质,在他们看来是灵异之物,服用这些药用的人可以染上灵气,换骨轻身,遨游宇宙,这样,以丹砂、水银为代表的另一类物质进入了方士的视野,因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它“细理红润,积转愈久,变化愈妙,能飞能粉,能jing能雪,能拒炎,能化水,销之可以不耗,埋之可以不坏。”可见,丹砂被认为是很有灵气的。
总之,方士们把长生不死和羽化飞升联系在一起,把金石草术的坚实与柔脆和人身ti质的健壮与虚弱,生命的长寿与短暂联系在一起,虽然这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这毕竟为古代术士选择丹药的原料打下了基础,他们要把金丹的抗蚀性与升华性移植入人体。
有了原料,就需要处理这些原料的,从历史上看,方士们对炼丹的方法及理论一开始是比较模糊的,只有一个总的原则,终于到了东汉,一位叫魏伯阳的术士成为了炼丹术的立法者,他写成关于炼丹的纯理论性著作《周易参同契》,第一次把《周易》的阴阳学理论用于阐释炼丹术,他提出了炼丹要讲究药物的“阴阳相合”,注意配搭,否则就不可能制造出真正有益的丹药。正是由于魏伯阳的贡献,唐代的方士们才可能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把各种矿物分成了阴药和阳药两大类,提出理解和运用阳药和阴药间的两xingjiao媾,消长变化,彼此共济和相互制约是掌握炼丹原理的关键。
神器大全
中国的十种上古神器传说东皇钟天界之门
下落不明,力量不明。一般传闻它是天界之门,但据天山石窟中诸神时代残留之古老壁文记载:东皇钟乃十大神器力量之,足以毁天灭地、吞噬诸天。
伏羲琴netbsp;伏羲以玉石加天丝所制出之乐器,泛著温柔的白色光芒,其琴音能使人心感到宁静祥和,据说拥有能支配万物心灵之神秘力量。
轩辕剑最强力量
黄金色之千年古剑,传说是天界诸神赐予轩辕黄帝击败蚩尤之旷世神剑。其内蕴藏无穷之力,为斩妖除魔的神剑。
神农鼎熬炼仙药
古称造世鼎,上古时代神农氏为苍生遍尝百草,也为后世奠定医学基础。神农昔日炼制百药之古鼎,正因积聚千年来无数灵药之气,据说能炼出天界诸神亦无法轻得之旷世神药,并隐藏其他神秘之力量。
盘古斧穿梭太虚
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晦黯,遂拿一巨大之斧劈开天与地,自此才有我们之世界。此斧拥有分天开地、穿梭太虚之力,威力不下轩辕剑。
崆峒印不老泉源
崆峒海上不死龙族的护守神器,其上刻塑有五方天帝形貌,并有玉龙盘绕。自古相传得到它的人,就能拥有天下,也有人传说它能让人不老不死。自古许多方士纷纷出海找寻此印,但最后都只是踏上不归之路。
炼妖壶炼化万物
古称九黎壶,乃上古异宝之一。拥有不可思议之力,据说能造就一切万物,也有惊人之毁坏力量。内部有著奇异之空间,空间之大似能将天地收纳于内。
昆仑镜时光穿梭
仙人故乡昆仑山中的昆仑天宫中,传说有一面神镜,拥有自由穿梭时空之力。但在一次仙人之盛会中,神镜被人所偷,至今一直下落不明。
昊天塔吸星换月
原为天界重宝,拥有浩大无俦之力,据说能降一切妖魔邪道,必要时仙神也可以降服;但后因不明原因而下落不明,无人知晓其下落。
女娲石复活再生
人类之母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并帮人族收伏许多妖魔,自古为神州人民景仰。相传女娲曾为了救自己病故之爱女,将自己万年修为贯注于一颗昔日补天所余的五彩玉石上,自此该灵石就具有特别之力。
日本的三大神器
草剃之剑:热田神宫门前
八尺琼之勾玉:热田神宫内
八咫之镜:伊势神宫
草剃之剑
相传是海原之神建须佐之男因促使身为姊姊同时为最高神天照大帝躲进天岩户,被从高天原驱逐至云国。
一天建须佐之男看到河里有对筷子,心想附近一定有户人家。于是他找当地村民探访。走到一户有对老夫妇在女儿栉名田姬哭泣。建须佐之男问之,原来是八岐大蛇要求食物,那大蛇是每年都吃他们一个女儿,到今已经没有女孩再去供奉了,只好连最后一个女孩作祭品了。
原来建须佐之男竟爱上栉名田姬,因此他决定把大蛇消灭。先他把栉名田姬梳子变成女孩子,之后命人把围栏做了八个入口和高台,而台上放上几个烈酒的容器。
于此时,其八岐大蛇果如老翁之言现来.其来之状惊人,一时大地鸣动,血红之目珠具明,视其所闪耀光辉,令人深惧.
八岐大蛇见八盐折酒,遂垂其之八,埋入槽中饮其酒.而方其八酒槽内之烈酒,皆为该大蛇所饮尽之时,其八岐大蛇便为酣,是以醉其酒而伏身寝.建须佐之男见状,即立拔其所配腰间十拳剑,以此天十握剑切斩八岐大蛇.将其大蛇之八者一一具为砍下,其后,又切散八岐大蛇之躯,捣作肉之酱状.是时八岐大蛇之血流染,其肥河之水因是具为鲜红而流.
然而,方建须佐之男斩其八岐大蛇之蛇尾时,其所配御天十握剑之刃,竟生瑕疵.建须佐之男觉怪,思其中必有蹊窍在,便以其剑之锋,对其蛇尾剖割,在其蛇尾之中,现都牟刈之大刀.故,建须佐之男命取出此大刀,细为端详,思此刀者奇刀也,遂将此事上告天照,并献此刀于天照大御神也.而其都牟刈之大刀者,是为今之所谓天丛云剑.亦其刀者,是其后日本武尊倭建命所持,草那艺之剑(草剃剑)也。
八尺琼勾玉
这块勾玉相传是天皇妹妹——委姬拥有,当时勾玉作为神石被收藏的。直至天皇派出儿子——武尊征东国时,委姬担心侄儿安危,便假传圣旨把草剃之剑赐给武尊,又把更神石给他旁身。
本来是平安无事,但完成任务回到大和国时,他叔父yu夺皇位,便说武尊作反来杀之。结果当武尊被困死之际时,他取出神石,将其石磨擦后得火焰tuo困。而那石是饰物而已,部分动画如魔神英雄传出现这般东西。
八咫之镜
在日本众神中最高是大神天照。相传天照帝是中性(没有分nan女之神),一次因被人类戏弄,一怒之下躲在山洞内,以千斤巨石封闭自己。由于他是太阳神,所以大地突然漆黑一片、冰冷起来和寸草不生,众神知道闯祸了,只好开野火舞会派对。天照神听到其声,忍不住把石门打开,原来众神早已预备八咫之镜举近天照,以其镜反射天照身上之光,大地回复光明。
由于八咫之镜沐浴过天照神之灵光,所以镜子成为神器之一,八咫之意是以八支强光围绕镜身,其形象是龟和水鱼般样子。
西方神话中的神器
“圣杯”(sangrea1):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圣杯”就是耶稣受难时用来盛放耶稣鲜血的圣餐杯,据说如果喝下盛于“圣杯”中的水,即可返老还童得到永生,而来自于丹?布朗《达?芬奇的密码》一书中则对“圣杯”的含义进行了重新的诠释,这也是目前对于“圣杯”最新的解释,,“圣杯”并不是意指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所使用的杯子,而是隐喻耶稣的配偶,象征著神圣的女神。
“太阳神的纹章”(amon’’semb1em):在古埃及人眼中,圣金龟(圣甲虫)是太阳神在清晨的化身,圣金龟把动物的粪便滚成球,古埃及人认为圣金龟滚出了太阳,并置与空中,圣金龟在球上产卵,又意味著多产、生命和再生,“太阳神的纹章”正是一枚刻有圣金龟的纹章,象征著创造与再生之意。
“所罗门王的宝藏”(kingso1omon’’smines):所罗门是《旧约》有关基督的所有表记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所罗门王也就是以色列的国王,据说所罗门王拥有人的睿智和智慧,他统治以色列时,政治修明、民生安宁,以色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昌盛,而所罗门王囤积的大量的财富也成为了冒险者们追寻的目标,《圣经》曾这样形容所罗门王的财富,“他使耶路撒冷的银子多如石头,香柏木多如桑树”,“所罗门王的宝藏”暗号所特指的关键词是“财富”。
“王者之剑”(exca1ibur):英国最具传奇性的不列颠之王亚瑟王所使用的宝剑,“exca1ibur”一词在古塞尔特语中有“断钢”之意。有关于该剑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人说该剑是亚瑟王从石头中抽出,但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亚瑟王在战斗中折断了佩剑,在魔法师梅林的引导下,来到了一个湖畔,湖中的jing灵阿瓦隆为其打造了这把剑锷由黄金所铸造,剑柄镶嵌有黄金宝石,银色的锋刃上反映著淡绿色的光芒,这柄剑以长大厚重为主,豪华的装饰则显示出王家风范,自此,这柄象征著英雄之力的神剑伴随著亚瑟王所向披靡,直至到其败亡的卡姆兰之战后,“王者之剑”才又回到了湖中jing灵的手中,永远消失在那静谧湖水深处。
“朗基努斯之枪”(spearof1onginus):据《圣经》记载,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一位名叫“朗基努斯”的战士用枪刺伤了他的侧腹,耶稣的血滴入了朗基努斯的眼睛,朗基努斯在瞬间被感化,于是他放弃了战士的身份,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僧侣,并拥有了行使神迹的能力,后来他被追认为圣徒,称为“圣朗基努斯”。“朗基努斯之枪”是传说中唯一伤害过神之子的武器,该枪也因刺伤耶稣的战士之名而命名,此枪又被称为“命运之枪”或“圣枪”。曾有传说,如果同时拥有“圣杯”和“圣枪”的人就是上帝所挑选的能够统治世界的人,意即“朗基努斯之枪”能够给予持有者以“胜利”。行气亦称炼气、食气、服气。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道教十分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太平经》卷四十二说:
“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卷五十六至六十四认为:“元气,阳也,主生,自然而化,阴也,主养凡物。”1《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认为:“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人之气也。”2由此道教形成了一整套的行气法。这套行气法也是对古代方士行气的继承和展。现存战国时的石刻文《行气玉佩铭》记载了古代方士的行气法,郭沫若用今天通用的文字译述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顺则生,逆则死。”并指出:
“这是古人所说的‘道引’,今人所说的气功。”3《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⑷可证战国时代,确实有这一派讲究气功的养生家。蒙文通先生在《晚周仙道分三派考》中认为:古之仙道,大别为三,即行气、药饵、宝jing其中以王乔、赤松为代表的行气派“于古为最显”。⑸道教行气即承此派而来。
《太平经》卷四十二提到“食气”,认为:“夫人,天且使其和调气,必先食气;故上士将入道,先不食有形而食气,是且与元气合。”6此所谓调气、食气即早期道教的行气法。到晋代,道教对行气的论述愈益增多。《抱朴子内篇至理》论行气的功用时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吴越有jin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不染”。⑺《抱朴子内篇释滞》也说:“yu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jing行气,服一大药便足”;“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jin蛇虎,或可以止疮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ke,或可以延年命。”⑻《释滞》篇还讲了行气的具体方法、行气的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它说:行气的大要在于胎息。“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yu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放于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行气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行气大要,不yu多食,及食生菜肥鲜之物,令人强气难闭。又jin恚怒,多恚怒则气乱”。⑼魏晋至隋唐,是道教行气术最盛行的时期,出了许多著名气功家,创造了许多行气法。仅《云笈七签》即用了七卷的篇幅收载宋以前诸家气法,加上《道藏》的其他气法书,数量甚多。现择数种略述于后,以见一斑:
(一)陶弘景六字诀。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云:“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元有此数,yu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凡人极者,则多嘘呬,道家行气,多不yu嘘呬”;“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呼、吸二气出之。肺脏病者,xiong膈胀满,嘘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疼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痛,忧愁不乐,呵气出之。……此即愈病长生要术也。”⑽这是道教以疗病为目的的行气法,且种类甚多。
(二)龟鳖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三十四载此法为:“以农复口鼻,不息,九通,正卧,微微鼻出气,愈塞不通,反两手据膝上,仰头,像鳖取气,致元气至丹田。……大拇指急捻鼻孔,不息,即气上行,致泥丸脑中,令……血脉气各流其根,闭巨阳之气,使阴不溢信明,皆利阴阳之道也。”⑾这是模仿动物的行气法。另外还有虾蟆行气法、雁行气法、龙行气法等。
(三)服元气。《云笈七签》卷五十八《尹真人服元气术》云:“人身中之元气,常从口鼻而出,今制之令不出,便满丹田。丹田满即不饥ke,不饥ke盖神人矣。”12同卷《服元气法》云:“服元气于气海,气海者是受气之初,传形之始,当脐下三寸是也。……气海者与肾相连,属于癸水,水归于海,故名气海。气以水为母,水为阴,阴不能独生成,必以阳相配。心属南方丙丁火,是盛阳之主。既知气海,以心守之,阳既下临,阴即上报,是以化为云雾,蒸熏百骸九窍,无所不达,亦能为津液如甘雨,以润草木,正气流行,他气自匿。”⒀卷六十《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行气诀》云:“每三连咽,即存下丹田,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入泥丸,熏蒸诸宫,……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荣气荡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无疾。则复调之……如前闭气鼓咽至三十六息,谓之小成。……至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谓之大胎息。”⒁这是与存思结合的行气法。
(四)墨子闭气行气法。《云笈七签》卷五十九载:“长生之道,唯在行气。……行气名炼气,一名长息。其法:正偃卧,握固,漱口咽之,三日,行气,鼻但纳气,口但出气,……
初为之时入五息已一息可吐也,每口吐气yu止,辄一咽之,乃复鼻内气,……凡内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⒂道教行气法即今日之所谓气功,其内容十分丰富。实践证明,经初步整理后,推广于社会,确有治病健身的效果。今后进一步加以掘整理,将对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出贡献。内视又称内观。为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洞玄灵宝定观经》说:“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云:“慧心内照,名曰内观。”1即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以灭动心。
此术早见于《太平经》。《太平经钞壬部》云:“上古第一神人、第二真人、第三仙人、第四道人,皆象天得真道意。眩目内视,以心内理,阴明反洞于太阳,内独得道要。犹火令明照内,不照外也,使长存而不乱。今学度世者,象古而来内视,此之谓也。”2《太平经》卷七十云:“思养性法,内见形容,昭然者也;外见万物众jing神者,非也。”3这一内见形容法又往往和存思五脏神联合运用,以收治病之效。卷七十二说:“四时五行之气来入人腹中,为人五脏jing神”。⑷画之为人,使王气色、相气色、微气色三合,斋戒居善靖处思念之,“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⑸内视术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有进一步展。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云:“吾闻之于师云,道术诸经,所思存念作,可以却恶防身者,乃有数千法,……思见身中诸神,而内视令见之法,不可胜计,亦可有效也。”6《遐览》篇即著录《内视经》一卷。陶弘景《真诰》卷九引《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法:“坐常yu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又引《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yu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jing心为之,乃见百万里之外事也。”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八十一引《轩辕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⑻可见内视和存思一样,要求所观之对象比较形象地反映在心中,通过具体形象的感觉达到收心入静。
内视又有不动心,即心不为外物所扰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俞樾注曰:“心有睫,谓以心为睫也。”“内视者,非谓收视返听也,谓不以目视而以心视也。”⑼对此,《太上老君内观经》论之甚详。它说:“心者,jin也,一身之主,jin制形神使不邪也”;“人常能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⑽这里,道教的内观修心已引进了佛教义理,颇具理论色彩,由此“内观形容”的内视术即演变为“静神定心”的修心术,当是此术的高层境界。法器是科仪中的用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供布置科仪坛场之用的幡等物,另一类是科仪过程中使用的法尺、法剑和九节杖等。《道书援神契》和《上清灵宝**》等书,屡有记述其制作和要义。
幡道教“建斋之始,近斋坛空隙地,立长竿,预期扬幡,启闻穹厚,普告万灵”,使得“显幽共睹,鬼神遥瞻”。1幡的种类很多,据《灵宝无量度人上经**》称,有引魂明光之幡、接魂洞照之幡、威灵拔度之幡。玉皇赦罪之幡等二十四种。2但据南宋道士金允中称,古幡仅二种,即迁神和回耀。迁神宝幡以“绛缯七尺或四十九尺,造幡一,以朱砂雌黄合研,书日月斗形于幡,书幡名于幡身,左手书三天内讳,右手书三天隐讳。亡魂睹此则得罪障解tuo,神迁南宫”。回耀灵幡以“白素黄缯,造幡长二十四尺或四十九尺,幡身书青玄全号。左足书太微回黄旗,无英命灵幡。右足书摄召长夜府,开度受生魂。左手书茫茫酆都中云云,右手书功德金色光云云。以长竿悬于坛下,任风吹扬,十方幽魂,睹此灵幡,一念皈依,则夙生罪障,应时消灭,以至尘劳大罪,皆得原除,上生南宫,地狱开泰,死魂更生”。3但是明代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认为“世制之幡,皆以荷叶为顶,莲花为坠,鄙亦甚矣”,因此,朱权“更其古制,幡顶用桐梓之木为之,上用日月星辰云霞,内画天尊于二,以表天也。幡腹书天帝之名,脚俱用龙凤。两边带取象于手,皆以云龙飞凤为副之,取象于人也。坠脚亦用桐梓之木,画山河大地,五岳四渎,取象于地也”。⑷不过,此幡的制作并未流传于后。
法尺古人祓除不祥,用桃枝。传说后羿死于桃棒,所以后世驱鬼均用桃木长枝,称法尺。
法剑古之学道者,都有好剑随身。因为宝剑难于铸造,剑身如流矢,故传有神异。唐齐己《古剑歌》云:“古人手中铸神物,百炼百淬始提出。”⑸《洞玄灵宝道学科仪》介绍作大剑之法,要“斋戒百日,乃使锻人用七月庚申日、八月辛酉日,用好铤若快铁,作jing利剑。镮圆二寸六分,柄长一尺一寸七分,剑刃长二尺四寸七分,合长三尺九寸”。剑身左右面和镮背上均以金银镂字,要求“此剑恒置所卧床头上栉被褥之间,使常不离身以自远也”。眠卧之时,要祝呼剑之名字,则“神金晖灵,使役百jing,令我长生,百邪不害,天地相倾”。6道教科仪中常用法剑召遣神将。
九节杖亦称策杖。《洞玄灵宝道学科仪》称:“凡是道学,当知九节杖,辅老救危,各有名字,不可不知。”⑺九节各以星为名,其顺序为太皇星、荧惑星、角星、衡星、张星、营室星、镇星、东井星、拘星等。《上清灵宝**》载有九节杖制作之法,并称:“须择名山福地、净域灵墟,用吉日取向南净竹一枝,长五尺五寸,通有九节者,奉安净所,选甲午、丙午、丁卯或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将竹第一节左微曲一曲、右微曲一曲,于第三节下四面开四窍,纳以四岳内名,于顶中开一亢,安中岳内名。又实以灵书中篇,各以蜡封固,或专意佩持修用者,则用五帝符入杖中。以黄纹之缯作袋用,长短小大仅可容杖。”在科仪中使用九节杖时,于第二节下悬一小黄幡,长七寸,幡上书十方救苦天尊号及十方玄化符。平时佩受,则去幡。九节杖的功用是“以杖指天,天神设礼;以杖指地,地祇侍迎;指东北方,万鬼束形”。⑻现代道教九幽灯仪,即以九节杖作为召请天尊和破狱之用。
手炉古人灌献之礼用圭瓒。瓒之形如盘,柄像圭。盛酒其中,执瓒则不执圭。道教科仪中多有炉一项,道士执手炉,内不盛酒而燃香。执炉时则不执简,以行朝礼。
简俗称朝板,有竹制、木制、象牙制等多种。道士在科仪中执之,以行朝礼。其仪法源自古礼,古之公侯皆执圭朝谒,《周礼》有桓圭、信圭、躬圭等说。
令牌即古人之虎符。古军队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道士在科仪中用令牌画符或击桌喝白以召天将,即沿用古制。
印科仪中的章表奏申、关牒符檄,都要用印。印者信也,因也。《上清灵宝》称:“隆古盛时,人鬼各安其所,阴阳不杂其伦,故道之用唯见于修真炼本,以致轻举飞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日晦,邪伪交驰,上下返覆,于是出法以救其弊,表章以达其忱,付降印篆以为信志。故用印之义近同世俗,亦道运因时损益者也。”⑼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区分巴蜀为二十四治时,传称张陵就有印,其文作“阳平治都功印”,其功用类似于衙门公印。随着道教的展,“印,则各有师传者,yu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于是,印的种类和内容遂趋多样。金允中《上清灵宝》称,印分为通章印,“以此印通诚祖师也”;神虎总印“七玉女之名也,用以印召魂幡而已”;黄神印和越章印“用以布气治病之间而已”;“灵宝**师印”,其文为天章云篆,六字不可皆识,合经二寸五分周尺,灵宝之斋执法之用。⑽炼度是度亡灵的黄箓类科仪的一种。炼,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炼亡者灵魂;度,就是修斋行道,拔度幽魂。
炼度要旨《灵宝玉鉴》卷三十八《炼度更生门》对炼度的要旨有一个完整的说明:“灵宝,有受炼更生之道,外则置设水火,内则jiao媾坎离,九气以生其神,五芽以寓其气,合三光而明景,周十转以回灵,亦各依其本法而然耳。然必以妙无真阳之气,以具无质之质,以全真中之真,成此圣胎法身,蜕然神化,出于二气五行之外,不生不灭之表者,实由夫即身之妙也。苟达即身之妙,则自然成真矣,在得鱼而后忘筌可也。况道者神之主,神者气之主,气者形之主。故炼形合气,炼气合神,炼神合虚,则唯道为神,形同太虚矣。
所谓金液炼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是也。其炼度更生之道,确乎无以议焉。”1意思是,炼度科仪是灵宝斋法的一种,炼度醮坛上要设置水池和火沼,亡魂被召来后通过水池和火沼中的交炼,以涤除秽垢,内外莹彻,百骸流光,婴成升仙。所谓“内则jiao媾坎离”,指的是行仪法师的内炼,《太极祭炼内法》指出:“炼度是炼自己造化,以度幽魂。未能炼神,安能度鬼。全仗真心内事,其符其咒乃寓我之造化耳。”2所谓“即身之妙”,指的是生者行持之士,内炼jiao媾坎离,通过炼形合气,炼气合神,炼神合虚,与道合真,以生者之妙无真阳之气,度化亡魂,使亡魂具无质之质,全真中之真,炼成圣胎法身,度化自然成真,达到以生度死,以己度人的目的。
炼度源流明永乐四年(14o6),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太极祭炼内法序》中称:“炼度魂爽,犹为灵宝之要,而炼度之简捷,犹以祭炼事略而功博,自仙公葛真君藏其教,位证仙品。”3意即炼度是重要的灵宝斋法,祭炼是炼度的一种,简便可行,它是由葛仙公(葛玄)创立,他也因此而得道升仙。宋明之间道教文献大多认定炼度仪是由葛玄传法于后的。
北宋郑所南(1241~1318)在《太极祭炼内法》卷下说到葛仙公在若耶山“jing思jing处”,使天上三真人感应而降,授以《法轮经》,“开阐仙公济度幽真之心”,称“今天台山桐柏观侧有法轮观,正仙公祭炼古迹”,并且说到,当时“或云有大威鬼王稽长跪,谓仙公度鬼八十万数,皆得受生,三年之后,位证大仙,后仙公上升,留祭鬼径于冲虚靖坛,今竟莫考”。郑所南曾经查考了葛玄的传记,无可奈地称“葛玄传所纪甚多,却不载祭炼感应事”。⑷因此,可以推测炼度仪是灵宝派道士编成的科仪,只是托古称由葛玄所创。灵宝派早期经典《度人经》有云:“死魂受炼,仙化**。”但是,唐代以前,死魂之受炼,只是指死魂受到神灵的炼化。北齐严东注称:“南宫者,长生之宫也,度命君治在其中,讳吁员。得入南宫之中,吁员即炼度朽骸,生童即灌其生津,著生契于四极,给自然之羽童。生童者,日中灵童也。”唐薛幽栖注则称:
“死魂举度于南宫,则以流火之膏,炼其鬼质,从兹改化,便得仙也。”⑸因此,古灵宝法中并无以生度死之意。
一般认为,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是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明《道藏》收有杜光庭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太上黄箓斋仪》(五十八卷)等斋仪著作约十九种,经查考,在这些著作中,却并无炼度仪的记载。但是,在北宋末年出现了郑所南关于炼度的专著《太极祭炼内法》。同时,南宋时期编纂的几部斋醮仪范总集,都有关于炼度仪的专篇,例如由宁全真授、林灵真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三百二十卷,关于炼度仪轨的记载就有二十多处。其中,卷二十五至二十六有“开度通用”的炼度醮仪,卷八十有“生神开度斋用”的炼度醮仪,卷八十一有“生神开度斋用”的炼度仪,卷九十五有“青玄黄箓斋用”的炼度醮仪,卷一百六有“明真斋用”的炼度仪,卷一百十四有“迁拔道场用”的太极心法祭炼仪,卷一百三十有“度星斋用”的经法炼度仪,卷二百六十三至二百六十五有炼度品,等等。6另外,宁全真授、王契真纂的《上清灵宝**》六十六卷和金允中编的《上清灵宝》四十五卷,也有大量关于炼度仪轨的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在北宋末年和南宋时期,炼度仪已广泛流传于南宋政权控制的地区内。从这些记载来看,炼度仪似乎并非一时一地一人所创,各种炼度仪式程序和召请神将也或有异同。值得注意的是,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卷三十七称:“炼度之仪,古法来(应作未─引者注)立,虽盛于近世,然自古经诰之中,修真之士莫不服符请气,内炼身神,故刘混康先生谓生人服之可以炼神,而鬼魂得之亦可度化,是炼度之本意也。混康,即宋朝三茅山宗师观妙冲和先生,乃华阳道士。大观二年(11o8)再赴,解化于阙下,是以炼度之符莫**师自炼度之法。”⑺金允中以推侧的语气提出炼度之符出自刘混康之手,但现存有关刘混康的史料,并无刘混康参与炼度仪编撰演习的细节。不过,金允中相距刘混康为时不远,因此,刘混康可能对于炼度仪的展有过重要影响。
炼度程式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卷四十四列有南宋末年经过他校订的“炼度”科仪文本,炼度的程式包括:祝香,启闻上帝;焚降真召灵符,高功就座召将吏,存将吏降临,次念五帝真讳收召亡魂,水火交炼,焚符九章,使亡魂之脏腑生神说戒赞道经师三宝鬼神十戒,九真妙戒,举奉戒颂读符告简牒高功下座,送魂度桥焚燎,举三清乐,等等。⑻其**部分是“收召亡魂,水火交炼”。据《杭俗遗风》载:“道士度道场,法师于寒林台前,画符掐诀。
由一道士以竹梢挂纸旛一,持向法师。法师于寒林台前,列水火盆各一,以竹梢纸旛烧去,然后一抖,则更出一,再烧再抖,左右向水火盆作四五度后,随后抖出数十丈长白纸一条,供于正荐桌上,名曰水火炼度。”⑼这一记载显示该仪的特色是设有“水火盆各一”。
水盆,即水池。火盆,即火沼。据王契真《上清灵宝》卷五十九称:“火池用圆炉盛真火,水池用方器盛真水。
立水池、火沼二牌。火池用绯旛,水池用黄旛,五方用五色旛,书五帝符于上。”其中的真水,取自拂晓时“东井中,人未汲者”,经焚请水符后,在烛光下,汲水入净器内,即是真水。真火是在正午时,“面日,截竹取火,下用印香引之”,火着后,焚请火符,引火烧炭,即是真火。⑽各种炼度仪的异同从南宋末年到明代,炼度仪式种类明显增多。明代编成的《灵宝无量度人上经》汇集了多种炼度仪式,诸如:三光炼度、南昌炼度、灵宝炼度、混元阴炼和九炼生尸,等等。现存的全真道派仪范总集《广成仪制》中还有“九天炼度”、“九天生神”、“玉清炼度返生玉符”、“铁罐斛食”等。但这些仪式的程式,主干部分大致相同。
各种炼度仪不同的地方,主要是仪式召请的神将有所不同,对于亡魂再生形质的构想有所不同,并因此使之具有不同特点。三光炼度的三光指日月星。请召的神灵有太阳日君、太阴月君和南昌朱宫的炼度官将等。认为“元始开图,本自然之一气;朱陵度命,法总出于三天”,亡魂经过水火交炼,就可以“炼三气于三光,视九阳于九道,魂魄宫阙,耳目jing神,当从此更生,使神迁而受化”。⑾南昌炼度的南昌即南昌受炼司,神仙世界中主管炼度亡魂的机构。白玉蟾称:“南昌宫所摄二宫,一曰上宫,一曰下宫。上宫主受炼司事,下宫主受度司也。”12召请神灵除三清等外,主要是南宫炼度真人、南宫朱陵上帝、开光尊神、火府高尊、水宫仙圣、炼度司主宰等。认为亡魂经过水火交炼后,摄召五方五帝之气,即:东方青帝(青气)护魂,南方赤帝(赤气)养气,西方白帝(白气)侍魄,北方黑帝(黑气)通血,中央轩辕黄帝(黄气)中主,就可以“五回三转,气通太灵”,“九孔纳冥,解tuo本形”。⒀灵宝炼度召请的同于南昌炼度,但以太乙救苦天尊为主神。在亡魂经水火交炼后,焚化十二经络符,摄召十二气,即一气生肾,二气生心,三气生肝,四气生肺,五气生脾,六气生膀胱,七气生小肠,八气生胆,九气生大肠,十气生胃,十一气生三焦,十二气生心胞胳,经十二气炼化,亡魂“五脏六腑,胞胳根元”。另又据人生禀受九天之气的理论,奏请郁单天气降为胞、禅善天气降为胎、梵监天气降具真魂,寂然天气降具魄,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气降化胆,洞玄天气降化腑,灵化天气降明窍,高虚天气降具三部八景之形,无想无结无爱天气降具神,“以阳气为魂,阴气为魄,阴阳既济,形神化生”,“三关五脏,六腑九宫,金楼玉室,十二重门,紫户玉阁,三万六千关节,根源本始,一时生神。令神布气满,声尚神具,毛生神”。⒁混元阴炼的混元是元气之始的意思,指“混元合气,聚而合灵。三元九数,周分十二。在天,则十二宫;分野在人,则十二经络脏腑,以应六阴六阳,表里化生成形也”。⒂以茭草作人形,穿上亡者死时衣样,引于炼度坛下。经水火交炼后,焚十二经络符和十二大将军真形符,称“一气生肾,六元运阳化阴大将军杨文光;二气生心,七变混景大将军丁忠”,等等,并给付焚化“保举升天合同大券”,以“使骨肉同飞,过度天门”。⒃紫皇炼度的紫皇当是紫微之尊称,即玄天上帝。召请的神灵,除主神玄天紫皇上帝外,同于灵宝炼度。根据十二气混元能生十二经络的理论,亡魂经水火交炼后,焚化十二经络符,召请十二气化生大将军,更生亡魂之肾、膀胱、心、小肠、肝、胆、肺、大肠、脾、胃、三焦和心胞络等,“九天之气生其神,三元之真保其命”,“千和万合,自然成真”。⒄九炼生尸的九指九天,即郁单天、兜率天、不骄天、禅善天、梵辅天、应声天、须延天、高虚天和无想天。“气清高澄,上积阳而成天界。气浊凝宰,下积阴而成地位。二气交降,阴阳相索,冲气凝和,以生人道”。在水火交炼亡魂以后,焚化九天九气自然符,更生亡魂之胎、魂、魄、脏腑等。另有在坛场建立九坛,每坛布九灯,共灯八十一盏,称九天生神灯。每坛各安神水一瓶和九炼符一道,随着科仪进行,按次焚符,“先告九天阳符,生魂生神次告九阴符,以全魄全性,次告灵宝五符,以生万神”等。两种“生炼九尸”仪,均以“九章诵彻,五体生成”为结束。⒅九宫八卦炼度的八卦是《易经》中以阴阳二爻组成的八种基本图形。前人以八卦配八个方位,加上中央,称为九宫。
九宫八卦是术数家在命相、堪舆等广泛使用的概念。台湾地区道教《灵宝炼度宗旨全集》的经文中有“布列朱陵九宫八卦炼度以周受斋主”之语。⒆九宫八卦炼度仪中已无水池、火沼之设,而以《易》学义理派理论为依据,以“坎”为水,以“离”为火,称“濯炼以坎水离火,灌溉以乌jing兔华,必使三景八部整具形神,六府九宫了无塞碍”。九宫八卦炼度也无摄召真气和神灵炼化之程序,称“按卦气而分布,炼魂魄以成形,集三元而道化,使九气以会神”。全仪以诵念和唱赞为主,大为简化。《庄林续道藏》中另有《灵宝炼度宗旨》和日本大渊忍尔编《中国人的宗教仪礼》一书亦收有《无上炼度宗旨科》,它们与元明时期的炼度科仪比较,亦已简化。据载,仪式上设有度桥,孝男要手持“灵炉”和“魂身”,在度桥上反复通过七次以至九次,口中还要说“死魂受炼,炼化”等语。1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炼度已经失去“水火炼度”的原义,而与度桥仪相融合。
各种炼度仪的不同,多与师承系统和流传地区的不同有关。但是大多数仪式的**部分却是相同的,显示了道教教义思想和道教仪式的稳定性。
南宋以来,炼度一直是黄箓斋醮的主要仪式。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六回,为李瓶儿设的五七度亡道场,醮坛名称就是“青玄救苦、颁符告简、五七转经、水火炼度荐扬斋坛”。醮坛门对联的下联“南丹赦罪,净魄受炼而径上朱陵”,都点明五七道场与炼度相关。道场直到晚夕,才行炼度大仪,“大厅棚内搭高座,扎彩桥,安设水池火沼,放摆斛食。
李瓶儿灵位另有几筵帏幕,供献齐整,旁边一魂幡:一红幡,一黄幡,上书:‘制魔保举’,‘受炼南宫’”。《金瓶梅词话》用了近一千四百字篇幅详细描写炼度仪式的过程,细节周详、毫无缺漏。炼度已毕,则“门外化财,焚烧箱库。回来斋功圆满,道众都换了冠服,铺排收卷道像”。1c炼度仪式是明代道教斋仪的压轴戏。炼度仪式结束,一场斋醮仪式也就宣告结束。直到当今,无论是大6本土或港台,在黄箓类道场中炼度仪式皆一仍其旧。)